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吨的认识_西师大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25: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3---4页 吨的认识。

教学提示:本节课在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的。“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吨有具体的认识,结合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结合牛、水泥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并揭示了“吨”与“千克”的进率,1吨=1000千克。再通过拎一拎、背一背等实际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体会到吨是很大的质量单位,进一步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安排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能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而这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5kg、100kg、的物品各一个 学具准备:学生了解家里每月用水量、亲自去称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放图片曹冲称象)你们谁会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边讲故事边观看称象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大象是很重很重的动物。提出问题:大象的质量要用什么作单位?

师: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生:买卖刚才时用“吨”作单位。 生:冬天我们买煤的时候用吨作单位。

第 1 页

生:大卡车的载重量用“吨”作单位。 生:……

师: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开头,引出要学习的知识重点,质量单位“吨”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探究新知 1、体会1吨的概念

师:课件演示吨的展示图,说说你在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图中有10袋大米,每袋大米的质量是100千克。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算一算10袋大米共多少千克? 生:10×100=1000(千克)

师: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如果我们班平均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那么我们班40个学生大约是1吨。 2。说一说

师:大家讨论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吨作单位, 生:上个月我们家用水3吨。 生:我家盖房用了5吨水泥。

师:然后课件显示:卡车的载重量,集装箱的装载量等。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吨的展示图,让学生形象直观感知1000千克就是1吨的概念。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吨作单位,让学生充分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增强学习兴趣。 3.填一填

师:出示教材第3页“填一填”

2000kg=( )吨 4吨=( )千克 师:先说一说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生:1吨=1000千克

师:下面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生:2000kg=2吨 1000千克是1吨,2000kg里有2个1000kg,即2吨。

第 2 页

生:4吨=4000千克 1吨=1000千克,4吨里有4个1吨,即4个1000千克,即4000千克。

师:还有其它的思考方法吗?

生: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1000,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000.

4、教学吨与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某地有小麦5吨,运走了2000千克,还剩多少吨小麦?课件演示运小麦的情景图。 生:3吨。 师:你怎么想的?

生:先把2000千克转化为2吨,在用5吨减2吨等于3吨。5-2=3(吨) 师:板书并进一步说明:必须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设计意图]: 学生在前面千克和克的换算中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这一例题时,避免老师太多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如教学完3吨=()千克再提问:“还有其它的思考方法吗?”,从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

1、第4页课堂活动掂一掂、称一称。

让学生掂一掂估计物品的重量,在称一称,看估计的质量和准确的质量差多少。 2.对口令游戏

同桌为单位,进行对口令游戏,练习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3.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面粉重50( ) 4、判断题。

5吨=50千克 ( ) 7千克=7000吨 ( ) 一头猪重143千克。( )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