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4 5:21: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绪论

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的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 创新是人类生命体内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自然天性。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天性。创新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创新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我们为何要创新?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商汤王就喊出了响彻环宇的创新之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资源匮乏、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疾病丛生;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人口压力、经济压力、安全压力、资源压力、技术压力、分配压力、创新压力、文化教育压力、国民素质压力、民主与法制的压力;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从生产率看,日本是中国40倍,美国是中国50倍,中等发达国家是中国10倍;从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25倍,美国是中国50倍;从人均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250倍,美国是中国300倍。98年全国专利35960件,外国人占61.3%

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阅当今,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的所有进步和落后的差异,都是由创新所致。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创新人才及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速度与效率的竞争,而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制度安排与环境营造是创新的根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创新精神和创造型思维的能力。我们应该有坚定的信念,特别是我们的年轻人,应该有这种信心、有这种信念,要坚持弘扬创新精神,要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一定能够重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加需要的就是创新精神,但是创新不是凭空想象,那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想要进行创新,我们就要对已经存在的产品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

用于集体宿舍楼发生火灾的紧急避难新型床梯

一、设计目的

虽然科技在迅速发展,但无论何时,突发性灾难都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每年发生突发性灾难包括火灾、雪灾、地震、突发性事故等。中国每年因火灾而死伤的人数都在几千人。1993年和1994年,中国分别发生特大火灾124起和151起,火灾死亡人数分别为433人和855人,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群死群伤火灾。之所以死亡人数如此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遇到这些灾难不会处理,大部分人会惊慌失措,然后拥挤哄乱,人们顾着各自逃命,将一些老年人等活动不方便的人被遗留下来,使死亡人数剧增。

在众多灾难中,火灾是最常见也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人们往往是因为起火时无法脱身而失去他们宝贵的生命。当发生火灾时,人往往缺乏逃生工具而束手无策,上海商学院四名大学生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例子。结合各种实际情况,我在原有集体宿舍楼床梯上进行了创新,使其具有逃生避难的功能。梯子平时用于集体宿舍攀爬床所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可以利用梯子寻求更多的逃生机会。

于是,我立足防范于未然,在普通梯子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突发灾害发生时保护自我和他人生命安全的机械——一种用于集体宿舍楼发生火灾的紧急避难新型床梯,并动手制作了其木质实物。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为防止出现与已有产品发生雷同的现象,我在设计前特地开展了一些搜索调研工作,且并未发现国内市场上有与之相类似的用于逃生避难的床梯。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本着贴近现实、服务现状的宗旨,自始至终遵循着实用性、可靠性、可推广性的原则进行设计,并发散式地调查了国内许多高校宿舍床与梯的结构,证实大多数宿舍的床梯规格和式样与我们设计时参考的床梯一致或只有较小的差别。同时,这些被调查的宿舍的住宿人员数量大部分是4~6位,这也吻合了我们设计该床梯时多梯相连的理念。所以本产品是贴近生活的,是可大规模推

广的。 三、工作原理

一般梯子结构简单,没有机构上的复杂性,只是一个结构稳定的杆件物体。本梯子沿用了传统梯子的基本结构,只是在其基本结构上加以变化,使梯子成为了用于集体宿舍楼发生火灾时可发挥其逃生避难作用的新型床梯。此床梯经本小组设计后,平时仍可保证宿舍人员上(下)床的正常使用,毫不影响其安全稳定性;发生火灾时,即可将梯子瞬间取下用于逃生。

梯子与床体用所设计的挂钩连接,用一对六角螺栓加以固定。平时六角螺栓将梯子与床体固定在一起,人可安全稳定地上(下)床;需要搬动时,只需用一定的力度(力量要求很小)将六角螺栓拔出,梯子便可被挪动。

一般一个宿舍有多个梯子,当逃生时若单个梯子长度不够,可将多个梯子首尾相接地连在一起增加长度。在每个梯子底部最后一个踏板上方,两扶手逐渐向内圆弧形过渡,扶手之间的间距变窄。此时,设置一根截面尺寸稍小于踏板、且长度大于踏板的横杠穿插过两扶手,用做最后一级踏板和下一级梯子的钩挂。梯子与梯子之间仍用挂钩连接,同时用前述同样规格的六角螺栓固定,方便快捷,无需其他任何辅助工具。

外墙处需安装一钩挂装置,本小组对其进行了严格的应力计算,其安全性可得到保证,并且安装方法简单。发生火灾时,多梯首尾相接后,将首梯的挂钩钩在外墙的钩挂装置上,仍用六角螺栓固定,人即可顺着梯子爬下,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

本小组还在每个梯子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组支撑部件,其端部用橡胶包裹,既可缓冲压力,也可使梯子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了人站在梯子上因太过贴近墙面而无法落脚的尴尬,保证了人的生命安全。 四、设计计算 1、 扶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