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23:30: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

【原文】

以人之灵而能创造文字,则不独一创已也。其灵不能自已,则必数变焉。故由虫篆而变籀,由籀而变秦分(即小篆),由秦分而变汉分,自汉分而变真书,变行、草,皆人灵不能自已也。

古文为刘歆伪造,杂采钟鼎为之。(余有《新学伪经考》辨之已详。)《水经注》称临淄人有发齐胡公之铜棺,其前和隐起为文,惟三字古文,余同今书。子思称今天下书同文,盖今隶书,即《仓颉篇》中字。盖齐、鲁间文字,孔子用之,后学行焉,遂定于一。若钟鼎所采,自是春秋、战国时各国书体,故诡形奇制,与《仓颉篇》不同也。许慎《说文叙》谓:“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今法、德、俄文字皆异,可以推古矣。但以之乱经,则非孔子文字,不能不辨;若论笔墨,则钟鼎虽伪,自不能废耳。

【译文】以人的智慧而能创造出文字,但决不是一创造出来就罢了。文字这个巨大的智慧产物一旦被创造出来了就决不会自动停止下来,它是必然要往前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由虫篆演变出了籀篆,籀篆演变出了秦分(即小篆),小篆演变出了汉隶,汉隶演变出了楷书,最后演变出了行书、草书,这些都说明了人类的智慧是无法自动停止下来的。

古文是刘歆杂取钟鼎文字伪造的。(我著有《新学伪经考》一书,对这个问题已辨析得很详尽。)《水经注》上说:临淄地区有人挖到齐胡公的铜棺,在铜棺的前额突起处有文字,只有三个字是古文,其余的则和今天的文字一样。子思说的现在天下文字相同,大概指的就是今天的隶书,是《仓颉篇》中的书体。或许齐国和鲁国间的文字,孔子使用过,后来的人也跟着使用,最后便成了统一的文字。至于钟鼎上使用的文字,本来就是春秋、战国时候各国的书体,所以奇形怪状,各式各样,与《仓颉篇》中的文字不同了。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说:“诸侯纷争,不受周天子统治,语言不同声,文字不同形。”由现在法国、德国、俄国的文字都不相同,就可以推想到古代了。但是刘歆用来冒充古文混乱的经书,都不是孔子时代的文字,这是需要辨别清楚的。如果是谈论笔墨,钟鼎文虽说不属于“正统”文字,则也是不能偏废的。

【解读】康氏指言“秦分”,又特别注明为“小篆”,此处有抵触。秦分、小篆,自相分别。秦小篆是指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所推行的“书同文”,而命丞相李斯等创制的。这种字结体相对规范,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泰山》、《峄山》等刻石文字。秦分是指秦代隶书。也就是常说的程邈造隶,省减小篆而成的。这种字结体相对自由,通常用在权量等器物上。即冯班《钝吟书要》说的“秦权上字,秦之隶书,乃篆之捷也。”依文意看,康氏所指,或应为秦隶,因以与文中“汉分”相对。元代吾丘衍《古学编》上说:“秦权、汉量上刻字,人多不知,亦谓之篆,误也。”想康氏正是犯的这个错误。康氏站在今文经学的立场,攻讦“古文”为刘歆伪造,同时又站在艺术家的立场,以为“古文”不可偏废,也可算是泾渭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