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48: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栾琳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5年第10期

【摘 要】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当下我国大学生经过初高中的英语学习,仍然不能达到一般的交流水平。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教学内容以及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 ;跨文化交际能力 ; ; 培养 ; ; 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地球村”的概念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各国成员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自小学教育起就开始了英语教学。英语所占比重甚至不小于我们的母语——汉语。但是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多年英语教学,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们仍然很难使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沟通交流。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由于文化差异,其语言、思维等等方面都有不同。加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学生文化、思想、品德等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具有德行高尚、能力突出等等方面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素质教学也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基石。提倡素质教育,主要指既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运用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使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

(二)有利于交际能力的提高

学习一门语言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做对多少题目,而是为了沟通交流。因此,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应强调的是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应能够运用英语与外国人士进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让学生运用外语思维去看待外国人士的行事准则,提高自己与外国人士的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文化教学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风土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注重对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方面的介绍。其教学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介绍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交际规范

中西方由于文化不同,其交往规范也大不相同,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了解两者的差异。例如,当有人称赞你的衣服,说:“哇,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啊。”中国传统的文化礼仪是谦虚谨慎,因此,国人会回答说:“哪里哪里,你太过奖了。”但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崇尚自由、平等、开放。因此,他会回答说:“是吗,我也这么认为的,谢谢。”由此可见两者交际规范的差异。

(二)比较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其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当有人夸奖你的衣服好看时,中国人认为适当的谦虚是礼貌的表现,如果承认,则会被人认为骄傲自大。但是同样的情况下,用西方的思维来看,有人对自己的衣服表示欣赏,自己应该感谢,如果向中国人那样说“哪里哪里”,则是虚伪的表现,令人不喜。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对此有一个了解。在与外国人士沟通交流时,加以注意。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

中西方文化的形成各有其不同的背景情况,有其一套体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时,要注意各种文化的差异,灵活运用各种资源、方法,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

(一)组织英语课外活动

只在课堂上对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种种差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举办各种英语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这种不同的文化氛围。例如改编英语短剧,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英语课文、故事、小说、话剧等进行改编,让学生在改编、表演等实际参与中,亲身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二)广泛利用电影、音乐等文化辅助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并广泛应用于各个教学领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选择英语电影、音乐等资源来辅助教学。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例如《辛德勒名单》,它再现了德国对犹太人人屠杀的血腥场景,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德国、犹太民族的历史,进而对其文化产生兴趣等。音乐同样也可起到相应的作用。例如传唱度极高的Yesterday once more等歌曲,有利于学生口语的练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语

随着经济科技发展,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这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不能被升学考试束缚,只培养会写不会说的“人才”。我们应从跨文化角度出发,注重对学生使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Leger Brosnahan著.毕继万译.中国与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2010.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刘长远,王松,李惠杰.正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C].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2002.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