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0:00: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当问一个幼儿是不是班上最乖的孩子时,他说“不是,因为老师经常批评我,说我不是乖孩子。”这说明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 )
A.片面性 B.深刻性 C.客观性 D.依从性 4.( )属于正确的家庭教养类型。
A.专制的父母 B.放任的父母 C.权威的父母 D.疏远的父母
5.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以( )为主。
A.敌意攻击行为 B.工具性攻击行为 C.言语攻击 D.假想攻击
6.以下几种游戏中,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 )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7.“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8.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A.感知和表象 B.表象和动作 C.表象和概念 D.感知和动作
9.老师要求幼儿说出刚呈现的卡片上有几只小鸡,而幼儿则回答小鸡是黄颜色的,这是一种( )。
A.感觉的对比现象 B.幼儿的说谎想象 C.偶发记忆现象 D.记忆更精确的现象
10.幼儿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被抓到的幼儿吓哭了,以为自己真的要被吃掉了,这是因为幼儿( )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 C.想象易受情绪的影响
D.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三、填空题(15分,每题1分)
1.言语是个体借助( )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反映。
3.桑代克认为人类可能有三种智力,即抽象智力、( )和( )。 4.意志是( ),并根据目的来( )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5.成人可以利用( )、( )、( )法等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6.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 7.幼儿气质的发展表现出( )和( )两大特点。 8.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 )的意识。
9.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 )的种倾向。
10.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 )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如何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5分) 2.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5分) 3.如何培养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5分) 4.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意志品质。(5分) 五、论述题(20分)
1.联系实际说明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10分) 2.举例说明4-5岁儿童心理发展特征。(10分) 六、案例分析题(25分)
1.某幼儿园大班在室内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时,外面出来一群别的班的孩子在玩耍,喧闹的声音马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吸引了过去,大家开始相互交谈,老师大声提醒保持安静,也没有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这时老师突然停了说话,孩子们安静了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试分析这次活动中幼儿教育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8分)
2.幼儿常常看见小碗小勺,就想拿来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去当小学生。幼儿绘画常常画了“小人”,又画“螃蟹”;
画了“汽车”,又画“海军”。这些说明了什么?请根据幼儿想象的特点来分析其原因。(9分)
3.妈妈们经常发现,如果孩子在哭时同时摇小铃铛,以后只要一听到小铃铛的响声就会停止哭泣。试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原理解释以上现象。(6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 C 2 A 3 D 4 C 5 B 6 D 7 B 8 D 9 C 10 B 三、填空题(15分,每题1分) 1.语言 2.简介概括
3.具体智力、社会智力 4.自觉确定目的,调节 5.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 6.动力特征 7.稳定性、可塑性 8.自己 9.情感联系 10.帮助或打算帮助 四、简答题(20分)
1.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意见;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使幼儿愿意表达意见;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幼儿善于表达意见。(5分)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通过活动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对概括、分类、推理能力的训练)(5分)
3.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成人的情绪自控;积极接纳、引导和鼓励;帮助幼儿控制情绪;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5分)
4.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行为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幼儿的意志行为(给幼儿提供良好的锻炼意志行为的环境;巧妙运用培养幼儿意志品质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抑制幼儿不合理的要求,培养幼儿的自制性。)(5分)
五、论述题(20分)
1.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一切从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者提供心理学理论支撑;(10分)
2.活泼好动;思维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开始接受任务;初步具有规则意识;自己组织游戏,并结成同伴关系。(10分)
六、案例分析题(25分)
1.最初教师讲课幼儿进行有意注意,喧闹声及教师的安静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8分)
2.幼儿的想象缺乏目的性。(9分) 3.孩子形成了条件发射。(6分)
试卷五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1日] 点击数:18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5分,每空分)
1.人的心理是人脑对( )的反映。
2.( )的建立,标志着心理活动的发生。
3.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 )是被动的,是由那些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引起的。
4.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 )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反映。
5.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 )两类。
6.言语是个体借助( )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7.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
8.掌握代名词( )字,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 9.( )是最早倡导并实践“做中学”的人。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 强光刺激会引起瞳孔的收缩,这种现象属于条件反射。 ( )
2. 儿童年龄越小,无意注意所占的地位就越重要。 ( )
3. 想象中的形象似乎是我们从未感知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想象和现实没有任何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