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感控知识竞赛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17:38: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什么是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有什么区别?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感染性疾病不仅包括了传染病,还包括许多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如腹腔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2、 什么是医院感染?常见的医院感染有哪些?

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人院前已开始或人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常见的医院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腹部和消化道感染、器械相关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3、 根据病原体来源的不同,医院感染分为哪几类? 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4、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医院感染的高危部位是哪些?

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主要包括:①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②老年人及婴幼儿。③接受各种免疫制剂治疗的患者。④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的患者。⑤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等。

医院感染的高危部位包括无菌组织、体腔或血液。 5、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①接触传播。②空气传播。③飞沫传播。④血源性传播。 6、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7、 医疗机构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后,应该采取哪些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1周内完成。如果医院感染暴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理。

8、什么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与上述物质直接接触,而采取的基本感染控制措施。

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手卫生。②使用个人防护用品。③呼吸卫生/咳嗽礼仪。④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止病原体传播。⑤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织物、环境和医疗废物,防止其成为感染源的传播媒介。⑥安全注射。 9、什么是多重耐药菌?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多重耐药菌(multidmg-resistant og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和全耐药。

常见的MDRO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艰难梭菌(CD)等。 10、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如何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先收集所有患者的发病时间、地点、个人特征及对可疑危险因子的暴露情况,调查了解感染发生的环境条件。根据收集的资料,描述该医院感染发生的频率在时间、地点及患者特征等方面的分布与动态变化,提出假设,如传染源、传播方式及造成传播的因素,然后对导致传播的可疑环境因素进行调査,如病区食物及水的供应、病房卫生、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各种治疗用水及药液、医疗操作环节、日常护理以及陪伴人员的卫生等,同时从以上可疑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采样送检,验证假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11、什么是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血源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常见环节有哪些?

血源性传播疾病指病原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易感者感染的疾病或综合征。血源性疾病医源性传播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①污染的器械或设备传播。②血液及血制品。③污染的医疗用品的传播。④共用药物及各种制剂。⑤接触传播。 12、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防控要点有哪些?

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应从以下几点做起:①树立标准预防理念,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而不仅仅是血源性病原体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应做好防护措施,诊疗器械被这些物质污染后应严格消毒灭菌。②一次性诊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且使用后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过期未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也不得再次消毒灭菌后使用于临床。③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加强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保证器械使用安全。④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及安全注射制度。⑤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⑥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及时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证环境安全。

清洁的双手、清洁的操作、清洁的产品、清洁的环境及清洁的器械是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13、艾滋病病毒容易灭活吗?

艾滋病病毒(HIV)在外界环境中生命力弱,对理化因子的耐受力不及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凡是用于灭活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都可将HIV灭活。HIV对热敏感,56℃,30分钟能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能被0.2%的漂白粉溶液、0.2%的次氯酸钠、0.3%的过氧化氢溶液、75%的乙醇灭活;在pH小于6或大于10的溶液中10分钟可灭活。对紫外线、γ射线不敏感。

14、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需要单间隔离吗?

有条件时可以单间隔离,条件不允许时做好床边隔离即可。 15、 接触传播疾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①对患者进行隔离,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如有条件,可选择单间隔离,条件受限时、进行床旁隔离。隔离病房或床头、患者腕带设立隔离标识。②减少转运,确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③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并进行手卫生;手上有伤口时戴双层手套,进行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患者时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④医疗设备、仪器和诊疗器械、用品应做到一用一清洁消毒/灭菌或专人专用并定期清洁消毒。⑤加强环境清洁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表面。⑥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和织物。 16、 空气传播疾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①尽可能将患者安排在负压病房。②疑似患者应单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间距不小于1.2 m。③患者在病情容许时宜戴医用外科口罩,其活动宜限制在隔离病室内。④无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暂不能转出的患者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临时留观病室。⑤防护用品选用应按照分级防护的原则,进入确诊或疑似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房间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器根据暴露级别选戴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和穿脱流程应遵循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确保医用防护口罩在安全区域最后拖卸。使用后的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置;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后应清洗、消毒或灭菌。⑥做好空气、物表及诊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

17、 咳嗽礼仪中,为何规定保持1 m以上的社交距离?

咳嗽时保持1 m以上社交距离主要是预防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风险。经飞沫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感染者(传染源)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传播,这些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通过在短距离(通常小于1 m)范围内在空气中扩散,进入他人的眼结膜、口、鼻或咽喉黏膜时发生传染。

18、 哪些诊疗操作容易引发气溶胶,如何做好防护措施?

容易引发气溶胶的常见操作有:气管插管和拔管、吸痰、心肺复苏、咽拭子采样、尸检、使用高速设备(如钴、锯、离心机、牙科手机等)的操作、气管镜检查等。实施这些操作时,患者可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微小气溶胶而造成疾病的传播。因此,医务人员在实施上述诊疗操作时应做好职业防护。①操作房间保持通风良好,只允许必要的人员入内。②根据分级防护的要求和暴露级别,选择合适防护用品,如穿防水隔离衣或防护服、戴眼罩/面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③接触患者前后执行手卫生、戴手套,脱手套后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19、 病区接收麻疹患者后,医务人员是否需要应急注射麻疹疫苗?

做好麻疹的免疫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医务人员发生麻疹暴露,在暴露后72小时内接种麻风腮疫苗,或在暴露后6天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提供一定的保护或减缓发病进展。

20、 接触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务人员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或无菌手套,脱手套后洗手。②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医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