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5:23: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作者:王莉莉

来源:《商情》2014年第45期

【摘要】马克思曾经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性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我们知道,在工业生产中,通过采掘、采伐、捕捞等部门,从自然界中获取材料,再经过一系列加工,成为适于人们需要的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这说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所谓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较长期地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就能保证经济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相反,如果生态环境常常受到破坏,那么,经济就难以持续协调地发展。所以只有遵守生态规律,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生态发展 经济发展 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

(1)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关于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过程,经济生产和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2)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给生态带来影响。如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而要保持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如把经济建设投资用于环境保护等。 (3)实际上,无非是这样4种可能:既未取得经济效益,又未取得生态效益;获得或多或少的经济效益,同时却给生态带来不得已的影响;获得生态效益,同时却使经济效益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既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又获得好的生态效益。 二、我们要既讲究生态效益,又讲究经济效益

(1)马克思曾经还指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提供劳动的材料,而劳动则是使材料变为财富。”这说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由两个侧面形成的: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马克思的上述观点不仅说明物质生产和自然界有着内在联系,而且物质生产本身归根结底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同自然界进行的物质变换。

(2)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在现有条件下想出更多好办法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取得生态效益;在力求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注意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改善生态效益的力量,通过建立对我们的建设更加有利的生态条件,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什么是真正的发展

(1)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生态效益。仅仅看到经济效益的一面,看不到生态效益的一面,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观点。

(2)正确认识和运用生态规律,处理好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辩证关系,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收到较好的生态效果,这才是人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而只有经济增长,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不能算是真正的发展。

(3)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全面、持久、协调的发展。它包括:第一,发展不仅指社会总产品的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应该包括有关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真正的发展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第二,发展应该是持久的发展。发展必须有利于保持基本生态过程和保护生命维持系统,保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这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要在发展的每一步都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发展过程中从自然界取出的资源不超过环境容许的限度,决不能以破坏资源的污染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发展。否则,这种发展是不能持久的。第三,发展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又不危害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综上所述,真正发展的指标应该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合理化,科学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过程。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势在必然。

(1)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全球化改革刻不容缓。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培育正确的政绩观、消费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建设文明生态。

(2)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赖以生存先决条件,发展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一致的,而且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体现满足人类需要的全面性。也就是说,要满足人们的需要,不仅仅在于增加物质、文化的享受,而且还必须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要树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观念。

(3)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地位十分重要。要努力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纽带作用,打造品牌加工基地,做强主导产业,实现提档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产业结构。我们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结合产业结构的特点,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区域内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开展废弃资源、能源重复利用,延伸产业链,实现循环发展。重点要加强电力主导型和建材主导型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建设。

(5)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偏远地区经济建设。要支援偏远地区,改变经济落后,重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教育。当前要以产业生态化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变,以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发展,逐步摆脱贫困,建设小康社会。

(6)保护生态环境,打破原有废旧模式,实现经济和谐发展。原有的废旧经济体系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滞后。只有建设好的生态环境,我们才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做到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双丰收。

(7)利用客观优势,开拓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化工业布局,发展旅游和观光。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避免盲目开发;要科学合理规划,防止滥用资金;要提高环保意识,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弘扬生态经济发展。

五、生态环境战略探索

人类由于自己活动的不“慎重”,而使大自然遭到了破坏和污染,发生了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类是自然界有意识的存在物,不仅能正视现实,而且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改变现实。

(1)我们的生态环境战略是:既建设富裕的经济,又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真正的发展,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实现上述发展战略,要有以下几项措施:①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的环境管理,就是按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办事,用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和教育的手段,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保护环境的目的;②对工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这种设计指的是,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以解决资源保护和工业污染问题。生态工艺,既无废料生产工艺,是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当然,这里所说的无废料是指不排放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把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③对农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农业生产生态设计就是自觉地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设计和安排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生物种类比较多、食物链结构比较合理和健全的人工生态系统,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快、效率高,输出的产品品种多、质量好、数量大,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④控制人口。由于人口的增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