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0:29: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考纲展示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种 类与 形式

核心考点1 货币的本质 (高考指数:★★★★)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二、货币的产生、含义和本质

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交换大致经历了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作价格。 2.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

(3)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考情分析 四川·25 海南·1、2 新课标全国·12 海南·1 命题特点 1.一个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 2.一个关系 汇率与币值的关系 3.两个基本 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 4.两个本质 货币的本质、纸币的本质 5.四个比较 外汇与外币、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货币与纸币、信用卡与支票 1.从考查内容看,本课的高频考点是:货币的金属货币与新课标全国 基本职能、纸币、外汇和汇率。 Ⅱ·12 2.从考查题型看,近大纲 三年高考对本课的考全国·24 查以选择题为主,且有江苏·7 图示和计算类题目。 大纲 3.从能力考查看,命全国·27 题突出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海南·7 用知识的能力。 山东·25 天津·3 广东·25 四川·1 核心提示 5.货币与财富 6.结算与信用 工具 7.外汇和汇率 江苏·34(1) 新课标全国Ⅰ·13 浙江·24 四川·1 安徽·1 3.其他职能

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四、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产生

(1)货币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金银条块、铸币、纸币几个阶段。 (2)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2.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3.纸币发行规律

(1)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2)限度: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正确理解货币的本质

(1)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先有商品,后有货币,二者不是同时产生的。

(2)从含义看,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就在于它能够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一般等价物。

(3)从本质上看,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与以往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就在于“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以往的其他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 (4)从作用来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是社会财富的象征。但金钱不是万能的。 特别提醒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金银作为一种自然物,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存在了,而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2)金银天然具有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用金银来充当的时候,就产生了货币。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

2.货币两种基本职能的比较 价值尺度 含义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使买卖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 原因 影响 共性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即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都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易混提醒 正确区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1)区分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需要注意两点:①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常用“标价”“价格”等关键词;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常用“购买”“买卖”等关键词,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要注意:交易过程中获得商品与给付价值在时间与空间上是否分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属于流通手段;反之,“赊购”“赊销”“预付款或延期付款”等属于支付手段。

二、纸币及其发行量

1.金属货币与纸币的比较 含义 产生 金属货币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纸币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不是商品,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 代表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某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世界货币职能 区属别 性 职能 联系 在现代社会,通常所说的货币是指纸币;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纸币发行量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币值,即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因此,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2)纸币的发行量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它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纸币发行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过少,则会导致通货紧缩,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 含义 通货膨胀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经济过热 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经济过热,降低购买力,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社会通货紧缩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流通中的货币量少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物价下降在短时间内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经济萎实质 区别 表现 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