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 葛 武 侯 巧连神数完美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03: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次校正《巧连神数》的相关说明

【截止2015年4月29日第二次核毕】

本次又订正了几个地方。尤其第十课的几种说法中,觉得“寸胶不足理黄河”较为正确。寸胶即阿胶,因阿胶通常被制成寸许的长方块而得名。据网上查得:《本草纲目》详细阐述了东阿水熬制阿胶的益处“取其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其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孔子第七十二代贤孙孔融的《同岁论》“阿胶之径寸,不能止黄河之浊”,早已以阿胶的清纯明澈,咏物讽世。

第八十七课 执柯伐柯,则远不多……(《伐柯》是《诗经》中的一篇,形式为山歌,形式短小,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辩证思想。这是一首比喻的山歌,要想砍棵木棍做斧柄,就必须先要用斧头来砍木棍,没有斧头,这木棍是很难砍的。因此,想要娶个好妻子,就必须先要寻找媒人,再由媒人根据两家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家。对于“伐柯”,子思在《中庸》里有个很好的解释:“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这个意思是说,手里拿着斧柄伐木作斧柄,只要瞄一眼就能看得见,但有的人还要到处找。这是比喻很多人盲目地追求中庸之道,什么都要“中”,把中庸之道弄成条条框框似的东西,严格遵守。其实中庸之道亦是活泼泼的,是根据时间地点及周围环境随时变动着的。所以君子以人的道理来治理人民,使其改正并停留在中庸之道上。)

现将部分改而有疑惑之处列举如下(带下划线 之处为校对后采用字词):

第十六课 燕巢幕上,鱼游釜中,眼前(见)得地 第十八课 鼯鼠黔驴,有技有能,考其实迹,能了技净。(多处均为“考其实迹”,欲将其改为“际”,亦不敢确定;

多处均为“能有技尽”,如用“有”,似与黔驴之特点矛盾,改为“了”,又没把握。)

第二十课 乌云接(遮)日,黑猪渡河,郊外蒙蒙,细观阁阁。【另网为“青山濛濛,田鸡阁阁”】,怎么说,就是不理解。

第二十二课 虚而复实,实而却虚,禾(木)头产耳…… 第二十七课 伐柯伐柯,顺少逆多,纵(总)有神荫(助、艺)。【与第八十七课的“执柯伐柯”联系,不理解二者有何区别?】

第三十四课 雪(霜)来树净,日(月)落楼空。” 第四十五课 老天不容(有作“瞎、害”),推测“容”较为正确。

第七十五课 芝阑竞(兢)秀……

第七十八课 春暖鱼肥(渔化),秋高鹿鸣。(改对了的几率较大)。

第九十五课 不作(乍)风波于世上,只(便)无冰炭在胸中。

第九十八课 猛虎斗,飞龙争,水落石出,草木皆腥(醒,兵)。

第一百零七课 鼎折足,车脱辐(轴)…… 第一百一十六课 获罪(原为“罚”)于天…… 第一百三十六课 越鹳焉能孵(代、伏)鹄卵。

第一百四十二课 双斧伐孤树。

第一百四十三课 千辛刺腹(‘逐字查’中为‘心’,有为‘卒’)。

第一百四十四课 百酸搅肠(汤)。

第一百五十四课 螟螣(蝽)蟊贼(喻对人民有害的人),陡生四野,遏(恶)之不尽,去之不得。

第一百六十一课 风里烧(燃)烛,旱池(地)钓(拿)鱼……

第一百六十四课 不揣其本,而齐(逐)其末…… 第一百六十七课 为人谋,何所图,成乃(了)赚坏骨…… 水平所限,将正改误、将误改误、将误未察的情况在所难免,诚望高师尤其原件持有者不吝赐教。

此外,利用网上软件,查到了周永康、徐才厚、林 彪、江 青、徐国俊等一些人的名字在《巧连神数》中的课次,现列举如下。

从课次到中括号之间为《巧连神数》释义。中括号里的数字是该课的等级,共七等。即:一等 上上策 ,共14策;二等 ,上平策 共5策;三等 中中策 ,共17策;四等 中平策 共49策;五等 平平策, 共20策;六等 下平策, 共59策;七等 下下策,共51策,计215策。两------之间是豆丁网对该课次有关运气、名字的诠释。

第一课混沌初开,乾坤乃定,日月合璧,凤凰合鸣。【2】------高级运气。名字:大有前途。------周永康。

第四十四课 真好。------【1】特高级运临身。名字:吉祥如意。------徐国俊(贪腐超亿元的落马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