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4:38: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本章目的
1.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和对经济的影响 2.了解教育的政治功能和对政治的影响 3.了解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4.了解教育促进人类个体发展的功能
5.理解和掌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经济”一词,在应用中有多种含义:有时是指经济基础,有时是指经济活动,有时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有时指节约或节省等。我们这里讲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主要是指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而言的。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总的说来,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离不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这首先是因为,现代教育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现代教育也把经济与生产作为它的基本“市场”,它所培养的人才,首先并且是大量的投入于经济和生产领域,为此,它从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中获得其基本动力。
经济和生产的进步之所以越来越离不开教育,这是因为现代的生产日益成为科学的生产,成为科学物化的过程。而科技的进步、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一)社会生产力规定教育培养的人的劳动能力的规格
社会物质生产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客观需求,这种需求,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中是很不相同的。在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身体,人既是制作和使用简单工具的劳动者,又是天然的劳动工具本身。劳动能力的生产和发展,主要是体力的自然增长和实际锻炼过程。到了古代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对农业和手工业技艺的掌握和提高。这个过程是子承父业,师徒授受方式的世代相传和劳动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尚不需要学校教育的专门培养。工业革命打破了对技艺的保守,人们开始依靠知识代替和延伸人的体能进行生产。“新的生产力要求生产工作者比闭塞无知的农奴更有文化,更加伶俐,能够懂得机器和正确地使用机器。”这种生产劳动者要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单靠在直接的生产劳动中进行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开始直接向学校教育提出它的要求,使学校教育把培养从事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划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专为资产阶级子弟设立的学校,另一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设立的学校。这两个系统在入学年龄、学习内容、修业年限等方面均有不同。两条轨道,不相交叉,在教育史上称为“双轨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们取消了双轨制,除了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以外,主要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在生产中的不断应用,生产劳动智力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生产者劳动能力的规格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使生产得以正常进行,必须实现生产力中人与物二个因素的统一,即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要与生产资料的物质技术属性相一致。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决定了人的劳动能力再生产的每一次都必须在更高质量的水平上进行。 [page]
(二)社会生产力制约与培养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
为培养适应一定生产力要求的劳动者,使他们符合某种规格,就必须使受教育者掌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与培养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总是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和更新。
在古代,生产技术只是作为一种直接的生产经验被劳动者本人所掌握,体现在直接的生产方法中,而这种生产方法完全可以靠师傅带徒弟来传授,靠直接从事生产劳动来探索。因此,在以传授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内容中很少反映这种生产技术。那时的学校教育主要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宗教、音乐等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内容及语言、文字等工具性课程。即使安排某些自然科学内容也往往是为了形成学生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把它看作人文学科的一部分。西欧中世纪的僧侣学校开设的算术、几何、天文学等课程,隶属于神学的教学。
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科学技术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复杂的情况下,科技知识便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文艺复兴开始到16世纪中叶,在算术、几何、天文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地理学和力学;到19世纪又增加了代数、三角、植物、动物、物理、化学等等。以后,在高等学校有理工等科的专业设置。20 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有大批新课程和新专业涌现出来,有关科技知识方面的教学,越来越被置于重要地位。由于当代科技的发明创造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日益加速,使得科技知识新旧更替加快。为避免知识过窄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的需要,人们不得不加强基础课程和设立大学科专业。 50年代末,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工业国家中,出现了自然科学教育内容与生产力、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严重情况。面对现实,人们自觉地掀起一股改革中小学课程的浪潮,强调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要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在教材中补充了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新发明、新成果,剔除了陈旧的部分,减少了经典学科内容的比重。
与培养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还应包括一定的伦理规范,这一点在工业社会中表现得较明显。现代工业生产要求人们严守纪律,讲究效益,团结协作,敢于创新,尊重科技,珍惜时间。这些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伦理观念在劳动者身上的形成,对劳动能力在生产中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page]
(三)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首先,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某一社会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的数量。在社会剩余劳动量很小的古代社会中,教育意味着“有闲”,统治阶级对学校教育的享占,好像也是对某种奢侈品的享占。享受学校教育在那时可算得上是一种“高消费”。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很快,社会提供的剩余劳动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时,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数可望激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人数依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发生变化,人们平均受教育的程度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社会剩余劳动量,也制约着对办教育所需要的财力、物力的投入。办教育所需的这种物质基础具体表现为教育经费。一般说来,生产力水平发展较高的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反之,则较低。据对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在16个国民平均收入为500美元以上的国家中,公共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超过10%的有4个,超过 3%的有6个。在17个国民平均收入不到500美元的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都不到国民总收入的3%,教育经费只能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增加。教育发展如果超越了经济发展可能提供的条件,盲目办学和加快发展速度,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甚至因难以为继,不得不撤除部分“锅灶”,其结果是 “欲速则不达”。
其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要求教育要相应扩大办学规模,加快发展速度。进入17世纪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飞速提高,社会向学校教育提出大批量地培养工业生产劳动者的要求日益迫切。学校教育逐渐抛弃了古代教育中低效率的个别教学形式,代之以班级授课制,以集约化、工业化的方式培养人的劳动能力,大大提高了学校教育的覆盖面,逐步普及了初等教育。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投入教育部门的劳动力逐
步增多,在校大学生与社会总人口的比率不断上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需要,这种需要既有社会方面的,又有个人方面的。社会要求教育事业能够跟上生产力发展的步伐,保证生产力的正常发挥和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个人方面而言,每个人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自己和他人产品的消费者。个人有使自己得到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这首先表现在享受或更多更好地享受文化教育。越来越多的人产生的这种需要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因。从根本上说,这种需要也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
(四)社会生产力促进教育手段的更新
代表一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科技成果,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物质生产领域,而且也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其他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教育管理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都是一定的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教育手段更新的物质技术条件。继工业革命之后,照相机、幻灯机、收音机、电影机、电视机等各种实验设备相继进入教育领域,当代的电子计算机、闭路电视系统、人造卫星等都已成为现代教育所离不开的物质基础了。应用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使教育活动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学生的认识领域,减少教育难度,加速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效地扩展教育规模,极大地提高教育普及程度。这样,教育手段的更新又满足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