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23:15: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了解文化遗产,并继承发扬它。

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课件。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蕴藏了不可估量的文化遗产,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湖北武当山古建筑”“西藏布达拉宫”等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

二、活动指导 生成能力

(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明确活动内容。

1.历史遗留下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4.活动内容: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②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③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班长分或自由组合) 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组长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实地考察一下拟申报的项目。①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②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③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该文化遗产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申请报告。报告中应包括:①建筑概述。②人文、历史价值。③景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④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4.要求:报告最好图文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四)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名“申遗代表”,负责介绍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2.各小组推举一位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其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评委,组成评审委员会。

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①协调各小组确定时间及流程。②制定规则。③选定主持人。④撰写串联词。

三、成果展示 达成目标

活动结束后,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综合性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策划、组织能力,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节课主要由小组长组织开展,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