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养生大智慧 健康快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8:38: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道德经的养生大智慧 健康快乐

《道德经的养生大智慧:健康快乐二百岁》适宜于对养生益寿学、国学、道家内丹学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和方家。《道德经》之养生法门殊胜于《黄帝内经》,在于能够教你怎么培固、旺盛生命的元气。人的生命基础是先天一气(元气),得此气则生,失此气则死,而保养此气正是养生的要诀。王兰锁先生直扣养生之门,结合自己的修道养生实践,在《道德经的养生大智慧:健康快乐二百岁》中开解、诠释《道德经》,发明其所透露的老子亲修实证之养生妙法,可谓大泄天机。书后特别传述了丹道修炼方法门径,帮助读者入门修炼:而想要提升至高层境界,则非三言两语可传,读者细读《道德经的养生大智慧:健康快乐二百岁》自能体悟。

作者简介

王兰锁,河北省博野县人,生于1934年。王先生是养生家、国学学者,幼承家学,研究道教,又得机缘学习佛教,并得高人指授而修炼内丹道功,1970年代以来坚持修炼,层次不断提高,对《道德经》的养生大智慧尤有实证和参悟。

目录

弁言 前言

道可道章第一

欲识大道真实义,返观有无可归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章第二

得此一气可益寿,妙感无穷美其中 不尚贤使民不争章第三

养生所忌是心贪,返观内照一气生 道冲章第四

悟空明义知道义,先天地生妙无穷 天地不仁章第五

体道无言识妙处,二气相交水火功 谷神不死章第六

玄牝之门若欲求,天地之根首须明 天长地久章第七

清心无私不容物,借假色身以修真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普利物,道法自然一气生 持而盈之章第九

修道须明止观法,功成身退得安然 载营魄抱一章第十

性光内照因抱一,涤除玄览心自明 三十辐共一毂章第十一

悟澈真空方自在,动静互根在心行 五色章第十二

六根清静心安泰,净念防险气则丰 宠辱若惊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觉则善,有身招得病魔来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为道画像夷希微,无形无声义为空 古之善为士者章第十五

内守真如静生慧,严诚警朴古圣风 致虚极章第十六

虚极静笃大道义,复命知常见王公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静纯亲亦乐,下宫气归乃自然 大道废章第十八

修道无执心息念,六亲失对一气行 绝圣弃智章第十九

清除杂念心合道,一尘不染返于纯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性命双修一神气,绝学若昏知道妙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恍惚窈冥含道义,一气氤氲信在中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虚心抱一高天下,无为不求莫能争 希言自然章二十三

无言明示得失义,摄心乐道心自平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动静交运合道义,性命双修可长生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知道妙,母仪天下不知名 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

养生之要静为上,花花世界非可留 善行无辙迹章第二十七

善言无语心行处,气归元海寿无穷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守雌招雄合天道,常德不离是童真 将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修道养气息心念,去甚奢泰即圣人 以道佐人主者章第三十

心静神安气自运,物壮则老是凶年 夫佳兵者章第三十一

道者养生尚静念,炼气采药忌逞强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王天下,宇宙万物皆臣服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自知方可真见性,心安念净寿延长 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

一气通透显道义,圣人成道缘无为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

见象非象空四大,了知无言休求声 将欲嗡之章第三十六

欲弱先强因精气,有中返无含废兴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生万物,心静不迁是主公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无为真气运,下德有作妙法通 昔之得一者章第三十九

天地之间一气贵,保而勿失现清明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逆修方知返还义,有无相生妙在中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悟空无着明道义,三士言道各不同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气先天现,阴阳相交德即明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清心绝欲法日正,不言之教是真传 名与身孰亲章第四十四

知足不贪心自净,养生存神何求名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

文摘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道德经》开卷第一章,也是《道经》之首,实际上也是全书的总纲。因而,对这一章的理解非常重要。 道可道,非常道

这六个字是本书开卷第一句话,“道”的名称在文献中出现了,并提了“常道”的概念。在这句话中,第一个“道”字,即常道;第二个“道”字,指的是言说。对于这句话,历来有多种解释,仁智互见,各领风骚。我认为,关于“常道”这两个字,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常道”就是真常大道,乃是混元未剖之际,阴阳未分之时,无天地以合象,无日月以合明,无阴阳以合气,无造化以合其道,即此道之义在无言中,这是讲道之体,即道的本义,谓之道之体不变,故曰“常道”。二、“常道”者即经常说道;“道可道,非常道”的大意是,对于大道之本义,并不是因为人们经常去说,就可以说尽的。这两个角度的理解,其义相同,即道在不言中,张口即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