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材料名师资料合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4:48: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一、安全知识: 1.安全十须知

《安全生产法》实施的时间2002年11月1日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二条守则:岗位职责;操作规程。

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领导责任未追究不放过;广大职工未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四个须知:知道本车间安全工作重点部位;知道本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知道本车间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防范措施;知道并掌握事故抢险预案。 六个不变: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变;企业法人代表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变;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变;从严强化安全生产力度不变;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原则不变;充分依靠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不变 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好奇。

2.起火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烧的物质、助燃物、火源。

3.安全色的含义:红色的含义为禁止、停止;蓝色的含义为指令、必须遵守;黄色的含义为警告、注意;绿色的含义为指示、安全状态、通行。

4.事故产生的三大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安全管理的

缺陷。

5.事故的分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6.车间操作工的“四懂三会”:对有关设备的安全运行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二、劳动保护用品知识

1.常用劳保及防护用品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根据车间的生产操作过程和车间的原材料的特性,车间用到的劳保和防护用品主要有防毒用品和防止物料接触用品。

其中防毒用品如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防止物料接触用品有胶皮手套、胶鞋、防护面罩、滤尘口罩等。

防毒面具:由滤毒罐、吸管、面罩三部分组成。鉴于车间的毒性不是很大,一般使用时只用滤毒罐和面罩两部分组合而成。适用于有刺激性的物料操作和不能与皮肤接触的气体环境。使用时将滤毒罐下端的空气入口的皮塞拔掉,再将面罩套在头上即可。要保证面罩的密封性,用完后注意清洗干净准备下次使用。 防毒口罩:由滤毒罐和密封口罩组成。适用于有挥发的物料环境中。 滤尘口罩:由滤尘盒和呼吸气阀组成。适用于粉尘较多的工作场所。 2.使用防护用品需要注意事项

①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用品,绝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②对使用防护用品的人员应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充分了解使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使用。对于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用品,如呼吸防护器,宜进行

反复训练,使其能迅速使用。用于紧急救灾的呼吸器,要定期严格检验,并妥善存放在可能发生事故的邻近地点,便于及时使用。

③妥善维护保养防护用品,不但能延长其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用品的防护效果。耳塞、口罩、面具等用后应以肥皂、清水洗净,并以药液消毒,凉干。净化式呼吸防护器的滤料要定期更换,以防失效。防止皮肤污染的工作服用后应集中洗涤。

④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保证个人防护用品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生产现场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是:“三清、四无、五不漏”。

“三清”:值班房、工作现场、设备流程要清洁卫生;

“四无”:工作岗位无油污、无明火、无洒落的易燃物、无散失器材与用具; “五不漏”:不漏油(物料)、不漏汽、不漏电、不漏火、不漏水。 这是对生产现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 四.车间安全三标的条件及细则 1.安全标准化班组的条件是:

①全生产规章制度齐全,有班长第一责任者、安全员、岗位工人安全职责明确,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健全,执行制度、规程严格认真。

②坚持进行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结合生产情况安排具体活动内容,安全资料记录齐全,不断提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

③开好班前后会,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定时、定点进行巡回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④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纠正违章和事故隐患,定期开展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班组人员安全技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