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1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2019年4月19日,星期四,第3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推理、分析、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初步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2.结合日常生活常见现象,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萌发的大豆种子;透明保温杯,温度计,蜡烛,燃烧匙,试管,玻璃导管,漏斗;

澄清的石灰水,清水等用具,幻灯片,多媒体。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活动 出示实物萎焉的萝卜和新鲜的萝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萝卜放久了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些问题与种子的呼吸有关。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1、空心了 2、失水了 3、有机物少了,焉了。 设计意图 设置实物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初步建立本节和生活的联系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呼吸作用会消耗独立思考,第 1 页

氧气,会产生二氧化碳,会产生能量,等等。 实验探究 小心求证:为学生展示实验装置,述说实验。 学生认真听讲 强调指出:甲瓶装有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装有 煮熟的大豆种子,并分别用醒目的标签注明。 实验一: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1.明确实验步骤 (1)点燃燃烧匙上的蜡烛; (2)先将盛有煮熟种子乙的广口瓶的瓶塞拿下; 合作交流(3)将蜡烛放入广口瓶内,观察燃烧情况; 对盛有萌发种子甲的广口瓶重复以上操作。 探索新知 (4) (16分2.小组活动,完成实验 学生小组活动,完钟) 成实验将燃烧的 蜡烛伸入乙瓶内, 再伸入甲瓶内,观 察蜡烛的燃烧情 况,得出实验结 论。 提示:氧气能助燃从而为突破“种子呼吸消耗氧” 实验的分析做好知识铺垫。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乙瓶中的蜡烛 继续燃烧,甲瓶中的蜡烛熄灭,引导学生分析讨 论,为什么甲中的蜡烛熄灭了,从而说出实验结 论。 过渡:萌发的种子在消耗氧的同时,又会产生什 么呢?再进行第二个实验之前先和同学们做一 个小魔术 学生很容易发现 为增加学生对二氧化碳特性的感性认识,教师先澄清的石灰水变 准备实验,让学生观察、推测。让一名学生用玻浑浊,从而推测出 璃管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现象。 人体呼吸产生二 实验二: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氧化碳。 1. 学生利用甲、乙塑料瓶设计实验,证明种子 呼吸作用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过渡:大胆猜想——植物的呼吸作用会发生怎样神奇的变化。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实验思维。 1.用实验,直观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认真观看实验现象,把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 3.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以上实验分析时,得到每一个结论。 第 2 页

2. 小组活动,完成实验。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6分钟) 通过实验知道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要二氧化碳。 3.种子呼吸能否产生二氧化碳呢?教师引导学 生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轻易观察到教师引导:观察塑料瓶上还有什么其他神奇的物瓶壁上的小水珠, 质产生? 从而得出呼吸作引导其原因 用产生水。 实验三:种子呼吸释放热量 因时间原因,教师向学生述说实验三, 学生认真听讲,并观察实验数据,从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过渡:教师同时指出,热量是能量的一部分。其 他热量用于什么了呢?以此设疑。 观看一粒种子从播种到开花结果的动画,为学生 讲解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用途,即呼吸作 用的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的 能量用于植物体 的各项生命活动。 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观看动画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锻炼学生读图看图的能力。 一、归纳总结 过渡:既然能量这么重要,那它来源于哪呢? 1.观察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的含量变化曲线 学生读图观察有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