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9:36: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十课《诗四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1、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2、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学习难点: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陶渊明的诗歌,以歌咏田园生活的居多,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诗歌意境平和、静穆、深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那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对读书人的影响很深。
2、背景资料:
晋义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以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贯穿
着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使至塞上 王维 1、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留恋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2、背景资料: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渡荆门送别
李白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父经商、家豪富。他从幼受到充分的文化教育。喜游名山大川,二十六岁出蜀,游踪遍四方。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性高傲,不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著有《李太白集》。
2、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职责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二十五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西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3、题目解说:
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
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登岳阳楼 陈与义 1、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 号简斋, 洛阳(今属河南)人. 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 授开德府教授. 宣和四年(1122)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 谪监陈留酒税. 南渡后, 避乱襄汉湖湘. 高宗建炎四年(1130), 召为兵部员外郎. 绍兴元年(1131)迁中书舍人, 兼掌内制. 拜吏部侍郎, 改礼部. 四年, 出知湖州. 五年, 召为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 以病告, 提举江州太平观. 复为中书舍人. 六年, 拜翰林学士、知制诰. 七年, 为参知政事. 八年, 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 因病, 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卒, 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 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 《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 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为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 《四部丛刊》据以影印, 旧说宋刻, 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为底本. 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 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 编为三十一卷. 新辑集外诗, 附於卷末。
2、背景资料:
在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逃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登岳阳楼》。 预习自测
(1)带月荷( )锄归 (2)晨兴理荒huì( ) .
(3)道狭草木长( ) (4)属( )国过居延 ..(5)征péng( )出汉塞( ) (6)萧关逢候骑( ) ..(7)都护在燕( )然 (8)丰年留客足鸡tún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带月荷( )锄归 (2)但( )使愿无违 ..(3)大漠孤烟( )直 (4)长河( )落日圆 ..(5)江入大荒( )流 (6)仍怜( )故乡水 ..(7)莫笑农家腊酒浑( ) (8)拄杖无时夜叩( )门 ..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耕种的句子是 ,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 。
(2)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 。
(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
(5)《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作者与黑暗的官场决裂的句子是 , 。
(6)《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表达诗人对故乡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