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2:39: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内 容 备 注 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 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 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 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 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 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 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 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师准备 1. 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信息。 2. 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 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 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3课时) 明确教学要点 1. 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 品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第1页(本章共 4 页)

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扫清阅读障碍 1. 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 (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 亢(kàng) 夏无且(jū) 补充 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 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 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 单人朗诵 课文分析: 一、本文结构: 按内容分为三部分。 1、准备。(1--6) (1)、简介背景。(1节) (2)、准备“信物”。(3--4) (3)、准备武器。(5节) 第2页(本章共 4 页)

(4)、配备助手。(6节) 2、诀别。(7--10) (1)、怒叱太子。(7--8) (2)、易水悲歌。(9--10) 3、刺秦。(11--19) (1)、计见秦王。(11--13) (2)、勇刺秦王。(14--18) (3)、壮志未酬。(19) 按情节发展分为 开端 行刺缘起1-2 发展 行刺准备3-9 高潮 廷刺秦王10-17 结局 荆轲被斩 18 二 内容分析 研读第一部分:行刺缘起 ①荆轲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场的? 秦军攻破赵国, 燕国危在旦夕。 ②荆轲与太子的对话,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 表现他城府很深,有谋略 胆识超人,气魄非凡 ③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反衬荆轲智谋非凡,英勇果敢。 研读第二部分:行刺准备 思考:④荆轲与太子丹为刺秦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求取信物 详 准备匕首 配备副手 略 ⑤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 荆轲三问樊於期 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 再从解患报仇方面晓之以义 最后和盘托出行刺打算,舍生取义 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他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⑥荆轲与太子丹在准备工作中有些什么分歧?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太子催促荆轲 荆轲怒叱太子 太子:浮躁多疑,谋事不周 荆轲:刚烈英勇 ⑦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辞诀这一场面的?有什么作用? 情景交融、侧面烘托 烘托出人物形象, 表现出人物精神 课文精彩片段分析 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 抓住特点 白衣冠 2 突出重点 荆轲 第3页(本章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