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试题 - 文综历史(安徽卷)-复兰高考名师在线精编解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17: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http://www.fulaan.com)

在做试卷之前,给大家推荐一个视频学习网站,我之前很长时间一直是做试卷之后,再到这

上面去找一些相关的学习视频再复习一遍,效果要比只做试题要好很多,真不是打广告。 如果你有上网的条件,建议你也去学习一下,全站所有的视频都是免费的。

◆高考语文类在线听课地址:

http://www.fulaan.com/yuwen

◆高考数学类在线听课地址:

http://www.fulaan.com/shuxue

◆高考英语类在线听课地址:

http://www.fulaan.com/yingyu

◆高考化学类在线听课地址:

http://www.fulaan.com/huaxue

◆高考物理类在线听课地址:

http://www.fulaan.com/wuli 其他学科的大家自己去找吧!

◆高考在线题库:

http://www.fulaan.com/exams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解析版

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图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迎江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门外的长江边上,占地3万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人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曾名“古万佛寺”,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②徽州牌坊群中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③涡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④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 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②④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B。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把全省名师带回家 k6kt_翻转课堂(www.k6kt.com)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http://www.fulaan.com)

13.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

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答案:A 解析:“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是文人画的特点,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滋味,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诸毫端,借诗画以泄胸中盘郁。作者通过作画抒写胸臆之情。郁闷的心情通过绘画表露无疑。这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所以A项符合题意。“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又称“疏体”是唐代吴道子的画风, 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排除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句说的是王维,出自苏轼的《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是王维的字)指出了王维的诗能够将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排除C。“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含寓淡泊名利、心向清纯之意的山林气味,这与作者抒发郁闷之情的寓意不吻合。排除D。故选A。 14.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答案:C

解析:该类题,更加考察考生对于历史史实的掌握与运用,超越简单机械的记忆、背诵。“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体现中体西用的特点,属于洋务派的言论。张之洞强调“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言论表面上是要“新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排除A。“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强调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程度的差异,由这种性质差异又导出所谓“以中济西”论。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杜亚泉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论战。观点不属于维新派,可排除B。“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属于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的民主与科学(舟车之有两轮),排除D。“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出自严复的言论,关于“中体西用”论,严复说: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而目耳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两亡。”严复借用生物有机论来谈文化结合,认为肢解地学习文化既是与生物有机论相悖的,也是无法实践的,即使实践也是徒劳无功的。换言之,学习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论设置的樊篱,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所以符合维新派即重视学习西方技术,也重视学习西方制度的观点,符合题意,故选C。

15.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把全省名师带回家 k6kt_翻转课堂(www.k6kt.com)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http://www.fulaan.com)

C. 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答案:A

解析:题干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只是表面上实现国家统一和推翻清政府。但对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却丝毫没有动摇。这种观点基本上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排除D。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故选A。作者认识到中国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排除B。题干主要阐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持否定态度,排除D。故选A。

16.图五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 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 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 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 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答案:B

解析:滇缅公路,即中国云南到缅甸的公路。建滇缅公路于1938年开始修。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所以B符合题意。滇缅公路致力于打通中国西南与外界运输大通道,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不能上升到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的高度,排除A。滇缅公路修建时日军还没有打通大陆交通线,

1944豫湘桂战役日军打通日军打通了中国贯穿南北以铁路大动脉为中心的交通线。但这和滇缅公路并没有关系,所以滇缅公路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的提法是不成立的,排除C。日军的投降是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指导下英勇抗战、苏军出兵东北、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所以滇缅公路的修建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的提法不正确,排除D。故选B。

17.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A. 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 B. 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 C. 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 D. 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宗教宽容的相关内容,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这与题干“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吻合。所以选A。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的提法与题干“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不吻合。排除B。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与题干“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不吻合,排除C。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但仍然把天主教作为法国国教,可见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所以选A。

18.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 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 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把全省名师带回家 k6kt_翻转课堂(www.k6kt.com)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http://www.fulaan.com)

C. 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 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答案:C

解析: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思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其产生根源是经济根源,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故C符合题意。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但启蒙思想没有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没有借助古典文化。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人文主义反对天主教,所以“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的提法是错误的。排除B。启蒙思想本身就含有人民主权的含义,这个提法也不能体现题干“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所以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的提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 ‘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恶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图能力,批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专制本质。这个图应该理解成德国政体中残留封建残余的东西,这个树枝就是象征专制的,

自以为不能丢弃的东西。图片信息我们自由派绝不据掉我们坐着的树枝。为什么不据掉?因为坐在树枝上,据掉自己就将掉落。图片的寓意是议会被君主操纵,反对君主无疑是自寻死路,暗喻议会没有权利,反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专制本质,B符合题意,故选B。俾斯麦在1862年9月被任命为宰相兼外交大臣后公开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用铁与血。材料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建立,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C项强调世俗王权与神权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排除C。D项是对德国体制的赞许而不是讽刺。排除D。故选B。

20.图7改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把全省名师带回家 k6kt_翻转课堂(www.k6kt.com)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http://www.fulaan.com)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美国占的比例一直都是最多的,所以D项符合题意。德国的比例变化不大,而且德国长期都是强国,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不正确,排除A。从材料信息看,1929年英国的比例就比美国少,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的提法不正确,排除B。苏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没有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所以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的提法错误。排除C。故选D。

2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答案:D

解析: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是来自原子弹而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项偷换概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于反法斯同盟的建立而非原子弹的使用,排除B项;科技是双刃剑,本身不会带来灾难,关键在于人的作为,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比如原子科技、航天科技的发展与二战中的原子弹、导弹有密切关系,故选D项。

22.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答案:C

解析:关键要理解题干中心意思:历史的真实,一是事情的记录,二是对事情记录的解喻。A项表述含糊,比如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就体现了确定性;B项中阐述历史如“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就不可能带有主观因素;D项,历史真实只有一个,不会因为时间的接近而更加真实;所以伴随人类知识不断增长和历史观的变化,对“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必然也会产生变动。故选C项。

35.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表1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表1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1912—1916 各种机器和工具(A) 15956 农机具(B) 118 B/A(%) 0.74 复兰高考名师在线,把全省名师带回家 k6kt_翻转课堂(www.k6k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