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b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7:03: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r2O7―→CrO4 B.HNO3―→NO2 C.SiO2―→Si D.CH3CH2OH―→CH3CHO 答案 D

解析 Cr2O7―→CrO4,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HNO3―→NO2、SiO2―→Si,氮元素、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均是被还原的过程,需要加还原剂才能实现;CH3CH2OH―→CH3CHO是被氧化的过程,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2.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中性溶液中:Fe、Cl、Na、SO4 B.pH=1的溶液中:NO3、K、CO3、Br

C.紫色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S、Na、SO3、I D.焰色反应为黄色的溶液中:CH3COO、NH4、AlO2、Ba 答案 C

解析 Fe不能大量存在于中性溶液中,A项不符合题意;强酸性条件下CO3不能大量存在,B项不符合题意;能使紫色石蕊呈蓝色的溶液呈碱性,C项所给离子可以大量共存;D项中NH4与AlO2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CO3+H2O

-2-

-3+

2-

2+

2-

2-

2-

3+

2-

2-

2-

2-

2-

HCO3+OH

2-

--

B.烧碱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OH+HCO3===H2O+CO3

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2Fe(OH)3+6H+2I===2Fe+I2+6H2O D.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3S2O3+6H===4S↓+3H2O+2SO3 答案 D

解析 纯碱溶液因CO3水解而显碱性,A项正确;OH与HCO3反应生成CO3和H2O,B项正确;+3价Fe在酸性条件下被I还原为Fe,I被氧化为 I2,C项正确;S2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SO2和S,D项错误。

4.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HI溶液:2Fe+2HI===2Fe+2H+I2

B.向1 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氨水:Al+4NH3·H2O===AlO2+4NH4+2H2O

-1

3+

3+

2+

2+

2-

2-

2-

2-

2+

C.向稀NH4HCO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NH4+OH===NH3·H2O D.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适量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答案 D

解析 HI为强酸,应拆开写,A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I===2Fe+I2,A项错误;氨水不能溶解Al(OH)3,B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NH3·H2O===Al(OH)3↓+3NH4,B项错误;NH4HCO3中的NH4、HCO3均能与OH反应,C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H2O+CO3+H2O,C项错误。

5.安全气囊碰撞时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16 mol N2转移30 mol电子 B.NaN3中N元素被还原 C.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 答案 D

解析 本题可根据化合价升降进行分析,NaN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B项错误;K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D项正确;每生成16 mol N2转移10 mol电子,A项错误。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加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a、K、AlO2,S2O3 B.c(H)/c(OH)=10的溶液中:NO3、Na、Fe、SO4 C.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g、NO3、K、SO4 D.强碱性溶液中:Ba、Cl、SiO3、Na 答案 C

解析 A项,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AlO2、S2O3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B项,c(H)/c(OH)=10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在强酸性溶液中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氧化为Fe;C项,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项,SiO3和Ba会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7.某同学在常温下设计以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①②加入足量氯水

pH=8――→Na2S2O3溶液――→白色沉淀B

pH试纸同时加入氯化钡溶液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说明Na2S2O3溶液中水电离的c(OH)=10 mol·L B.Na2S2O3溶液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S2O3+2H2O

2-

-8

-1

2-

2+

2+

3++

10

2-

2+

2-

2+

2-

10

2+

2-

2-

2-

3+

3+

2+

+-

H2S2O3+2OH

C.生成的沉淀B可能是BaSO3或BaSO4,要进一步确认还需再加入稀硝酸验证 D.实验②说明Na2S2O3具有还原性 答案 D

解析 Na2S2O3溶液的pH=8,说明S2O3水解,水的电离受到促进,由水电离的c(OH)=1×10 mol·L,A项错误;S2O3水解是分步进行的,B项错误;因为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与Na2S2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氯水足量,故白色沉淀B中一定没有BaSO3,只有BaSO4,故C项错误,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8.(12分)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Fe、Al、SO4、HCO3等离子,当向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段沉淀减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bc段沉淀物质的量不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OH)3、Mg(OH)2 (2)Al(OH)3+NaOH===NaAlO2+2H2O

(3)加入的NaOH与原溶液中的NH4反应生成NH3·H2O

(4)n(H)∶n(Al)∶n(Mg)∶n(NH4)∶n(SO4)=2∶2∶3∶4∶9

解析 由于溶液为无色,则Fe不存在;反应过程中有沉淀生成,且部分沉淀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l、Mg,一定不含HCO3,又0~a段无沉淀产生,则发生的反应为H+OH===H2O,再由图象变化分析知,b~c段为NH4发生反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H、NH4、Mg、Al,再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1)ab段生成的沉淀为Al(OH)3和Mg(OH)2。(2)cd段为沉淀的溶解,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3)bc段沉淀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的NaOH与原溶液中的NH4反应生成NH3·H2O。(4)0~a:H+OH

2+

3+

2-

3+

2+

3+

3+

2+

2-

2+

3+

3+

2-

-6

-1

2-

2-

===H2O;a~b:Mg+2OH===Mg(OH)2↓、Al+3OH===Al(OH)3↓;b~c:NH4+OH===NH3·H2O;

2+-3+-+-

c~d:Al(OH)3+OH===AlO2+2H2O。结合图象中各离子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及溶液呈电中性可计算出原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H)∶n(Al)∶n(Mg)∶n(NH4)∶n(SO4)=2∶2∶3∶4∶9。

3+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