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资料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54: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微生物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1.Carl Woese的三域理论: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 2.第一个描述微生物形态的人是列文·虎克 3.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柯赫

(1)巴斯德:发现并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利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巴氏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2)柯赫: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结核杆菌,并因此获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奖;柯赫原则。

4.弗莱明最先发现青霉素,与Chain、Florey共同获得1945年诺贝尔奖。

青霉素由青霉菌产生,它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5.1942年,Waksman发现了抑制肺结核的链霉素,195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6.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最基本的特点),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速;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7.我国微生物学发展:伍连德——鼠疫斗士(针对鼠疫和霍乱的贡献);汤飞凡——1955年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

1.纯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二元培养物:培养物中只含有两种微生物,而且是有意识的保持二者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培养物。【名词解释】

菌落: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2.最常用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菌

3.1878年,Lister分离乳酸链球菌。此外,他还于1867年创立了消毒外科,并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石炭酸消毒实验。 4.菌种的保藏:

基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使菌种不死、不变、不乱

基本方法:针对生活态——培养基传代培养(斜面、平板)和寄主传代培养;针对休眠态——冷冻(液氮、低温冰箱;甘油做保护剂)和干燥(沙土管、冷冻真空干燥;脱脂牛奶作保护剂和干燥剂)

第三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重点是原核生物】 第一部分原核微生物

1.1982年,Warren和Marshall成功分离出Hp菌株,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2.三菌三体: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它们的细胞壁中含有独特的肽聚糖(无细胞壁的支原体除外)】 3.原核生物细胞构造分为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P39)

一般构造(一般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膜、内含物、核区、间体和细胞质。

特殊构造(部分种类才有或一般种类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鞭毛、菌毛、性毛、芽孢、微荚膜、荚膜和粘液层(后三者属于糖被)。 4.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

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3)渗透屏障,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分子量大于800)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4)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的物质基础。【掌握】

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名词解释】

5.革兰氏染色(属于鉴别染色法)与细胞壁:

革兰氏染色步骤:初染、媒染、脱色和复染【其中,脱色是关键步骤】 革兰氏阳性菌(代表: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代表:大肠杆菌)呈红色

6.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和磷壁酸

a.肽聚糖:真细菌类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由25~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的网套覆盖在整个细胞上。肽聚糖分子是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其中的肽有四肽尾和肽桥两种,聚糖则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己糖)相互间隔连接而成,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