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统一质检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5:39: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梅州市2016年九年级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 (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私塾(shú) 怒不可遏(è) 夜不能寐mèi 无边无垠(yín) ...B. 陶冶(yě) 锲而不舍(qì) 坦荡如砥(dǐ) 义愤填鹰(yīng) ....C. 贮存(chú) 苦心孤诣(yì) 浮想联翩piān 鲜(xiān)为人知 ...D. 刹那(shà) 引经据(jù)典 暝(míng)思苦想 争妍(yán)斗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前来梅州观光旅游的外地游客鳞次栉比。 ....B. 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

C. 春节期间,梅州文化“大餐”丰富多彩,驻足街头,那娓娓动听的歌声不时传入耳际,....那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B.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C. 《第三极地》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D.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 。人生如茶,有时 也是一种成全。

A.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B.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5.下面句子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钱塘湖春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B.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C. 书信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 D. “雄伟”“壮丽”“勤奋”“宁静”“慌张”都属于形容词。 6.填空(任选有把握的4小题作答,每小题2分,共8分)

(1)持节云中,□□□□□?□□□□□□□,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陶渊明《桃花源记》)

(4)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6)①勤能补拙是良训,□□□□□□□。②□□□□,金石为开。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1)以上文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小说家 。请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 。

(2)选文突出了张飞的 、 性格特点。

(3)请你再写出一个关于张飞的故事名称: 。张飞和关羽都是蜀国五虎上将,请你写出另外一个蜀国五虎上将 (写人名)。 8.综合性实践活动。(6分) (1)读右图,用简洁的语言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3分)

漫画寓意: (2)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3分)

例句: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第二部分 阅 读(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

(一)过零丁洋(4分)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颔联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B.颈联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C.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使全诗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D.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反映了他崇高的以死报国的生死观。

10.“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指的是 (2分)。

2

(二)捕蛇者说 (12分)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貎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④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⑤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殚其地之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之不能尽其材 ....

C.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今以蒋氏观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3.填空题(3分) (1)课文第4段文字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 ”作对比(用原文语句回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分)

(2)能统领第一段前二句内容的一个词(字)是“ ”。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要说明“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作者的两次“悲”,各是为了什么而“悲”?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4分)

(三)陆元方卖宅(4分)

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①陆少保:即陆元方。少保,官职名。②东都:指洛阳。 15.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家人将受直矣(同“值”,钱财) B.遽辞不置(急忙,立即) ..C.但无出水处耳(只) D.不尔,是欺之也。(罢了) ..16.下列对从“卖宅”一事最能反映出陆元方的品质选项是( )(2分) A.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B.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 C.咄咄逼人,爱揭他人的痛处。 D.爱责难他人。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