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检修规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4:42: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光伏电站检修规程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二次设备一般性检修规程 .....................................2 第二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检修规程 .....................................19 第三章 35KV 高压开关柜检修规程 ....................................30 第四章 变压器检修规程 ............................................ 48 第五章 电池组件检修规程 ...........................................60 第六章 直流防雷汇流箱检修规程 .....................................62 第七章 SVG 设备检修规程 ..................................... .....69 第八章 调度自动化系统及系统通信系统检修规程 .......................77 第九章 直流控制电源检修规程 ............................... .......85 第十章 厂用电系统检修规程 ...................................... ..95 第十一章保护测控装置检修规程 ......................................98

前 言

本规程是为光伏发电站设备检修编制的技术标准文件,是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

本标准在试行中,发现并提出有待改进的地方,以便修正完善。

本标准由 XX 有限公司编制、审定、发布实施 本标准归口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的编写人: 本标准的初审人: 本标准的审核人: 本标准的批准人:

本标准由 XX 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 xxxx 年 xx 月 xx 日首次发布,xxxx 年 xx 月 xx日实施。

1

第一章 二次设备一般性检修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继电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二次回路等二次设备一般性检修维护的基本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光伏电站二次设备的一般性检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07—1997电压互感器 GB 1208—1997电流互感器

GB 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727—2000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

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T 596—1996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3. 二次回路接线及器件安装的一般要求 3.1 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 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接线正确;

3.1.2 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3.1.3 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3.1.4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3.1.5 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3.1.6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 1 根,不得超过 2 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3.1.7 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铜螺栓)。

3.2 盘、 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 500V 的铜芯绝缘导线, 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 ; 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 ;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 0.5mm 截面的绝缘导线。

3.3 连接盘、柜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 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 3.3.2 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

3.3.3 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挂锡,不得松散、断股; 3.3.4 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3.4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2

3.4.1 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拉力;

3.4.2 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3.4.3 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

3.4.4 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

3.4.5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3.4.6 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3.4.7 交、直流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

3.5 直流回路中具有水银接点的电器,电源正极应接到水银侧接点的一端,这样有利于灭弧,防止接点烧损。

3.6 油污环境,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日光直射环境,橡胶或塑料绝缘导线应采取防护措施 (采用电缆穿蛇皮管或其它金属管等)。 3.7 安装于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盘内的切换压板应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应有足够安全距离,切 换时不应碰及相邻的压板;对于一端带电的切换压板,应使在压板断开情况下,活动端不带电。 3.8 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8.1 端子排应无损伤,固定牢固,绝缘良好;

3.8.2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 350mm; 3.8.3 回路电压超过 400V 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3.8.4 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 板; 3.8.5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3.8.6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

3.8.7 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

3.8.8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3.8.9 盘内接线端子应按电流、电压、控制及信号各系统分类进行排列,跳合闸的端子不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端子排在一起。 3.9 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结线系统中,开关或继电器的线圈一般应接操作电源的负极,接点接至正 3 极。

3.10 导线与盘的距离不得小于 3~4 毫米,如情况不允许时,应在导线下衬以绝缘纸,其宽度必须超过导线两边的 3—4 毫米以上。

3.11 任何情况下,继电器不绝缘部分与铁质盘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3~4 毫米。 3.12 所有盘上的配线应力求整齐美观,长短合适,减小检修中的误接线的可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