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补间动画说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3:07: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动作补间动画》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动作补间动画》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四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动画制作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动画的原理、Flash的窗口及基本概念、制作简单逐帧动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制作动作补间动画,也要为后面的形状补间动画以及遮罩动画的学习作一个知识铺垫,本节内容在整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到初中生的目标要求是: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除此以外Flash动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如学生非常喜欢看的动漫作品,生活中的电子相册,商业用的网页广告。最重要的是动作补间动画是制作Flash动画的基础,作为中学生有必要学习本节内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学生对Flash概念的认识仅停留在各种动漫作品和Flash小游戏,对动画制作的过程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通过前两节课对动漫制作的学习,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帧、关键帧、舞台与工作区、层、时间轴、场景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动作补间动画,学生仍然停留在感性的程度,但产生了很强烈的实践欲望,有较大的学习热情去亲身体验动画制作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且还要使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培养各种的优异才能”。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箱中的选择工具、文本工具、矩形工具制作图形元件;

2.让学生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学会设置“缩放、旋转、缓动”等选项,做出各种动画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闪烁的星星”和“贺词”补间动画,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分解运动过程,理解制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性思路,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F l a s h技术手段,做出各种动画效果,从而来正确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想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组合作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团队与协作精神

3.通过制作《感恩母亲节贺卡》,让学生进一步体味母爱的无私、伟大,给学生一个表达感恩母亲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常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1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内容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如何恰当、合理运用Flash的补间动画制作方法设计动画作品。

难点:制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性思路,如何利用动画设计来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分析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基于这一特点,我提出本节课将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任务式教学法。

提出任务,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自行解决问题,通过两大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设计两个任务:

任务一:制作“贺词”动画:利用文本工具,制作文字动作补间动画

任务二:制作“闪烁的星星”的元件,学会使用变形工具和透明度的调整创建渐变运动动画 2、教学辅助演示与讲练结合。

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操作和学生对“资源网站”提供的制件范例的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恰当安排动手实践,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节的知识和自我学习的技能。 六、分析学生学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课程要求和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我对学生进行了以下的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资源网站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实践操作和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七、分析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让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建构。因此本节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情境导入——任务驱动——巩固练习——作品展示与小结评价”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3分钟)

2

教师播放 “感恩母亲”的动画,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学生看过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看法?,进而播放“感恩母亲”贺卡动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动画中哪些对象作了什么样的动画效果?马上就是母亲节了,我们如何感恩母亲呢,引出本节内容——利用动作补间动画来制作一份感恩母亲的贺卡。 2、任务驱动,层层深入(15~20分钟)

师生对“感恩母亲节”贺卡动画进行分析,进行新课讲授 (1)图层的理解与基本操作

利用问题“如何把贺词和背景分开”,启发学生思考,进而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图层的新建与重命名,学生观看后进行上机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醒学生可以进行图层的锁定,通过问题的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对象的分层性,进而掌握图层的操作。

有了图层之后,我们的演员就要出场了,引出两个任务“贺词”动画和“闪烁的星星”的制作

任务一:制作“贺词文字”动画

教师演示利用文本工具及更改透明度的值来创建文字渐变动画效果的操作步骤,学生边观看边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文字层到30帧的时间时出现了白色”,教师讲解背景图层时间帧的延长,

该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边观察,边对比,边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任务二:制作“闪烁的星星”动画

同样先是教师演示制作“星星”的步骤,学生边观看边操作,对于闪烁的效果,让学生根据制作文字动画的方法自主完成,教师提示利用利用任意变形工具,这个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之后挑选一名完成好的的同学给大家示范,教师一旁讲解详细操作步骤。最后提问“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这个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迁移能力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 3、拓展练习,巩固创新(10分钟)

布置练习:绘制两球碰撞的动画,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只完成贺卡动画,这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作品点评与小结评价(约5分钟)

3

随着学生作品的完成,最后以作品上传的时间、质量、创意来进行交流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注意肯定每组作品的优点与特点,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且针对每组出现的问题,分析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最后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得出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总之本节课主张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及实践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