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8《河里的月亮》教案 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21:21: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8《河里的月亮》教案 苏

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晶、过”等8个生字,会写“两、东”等7个生字。学习1种笔画“横折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月亮的形状和有关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了解月亮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同一事物的辨识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小小的船》和《古朗月行》两首诗。问:同学们,这两首诗中的月亮各有什么特点?(第一首诗中的月亮小小的、弯弯的,两头尖;第二首诗中的月亮圆圆的,像瑶台镜、白玉盘。)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河里的月亮又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河里的月亮) 二、范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认真聆听,注意听清字音。

2.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拼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3.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词。

(1)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教师检查生字读音,发现读错的及时纠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

2.请学生用手势告诉老师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话) 3.指名朗读,每人读一句话,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 (1)天上的月亮和河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为什么月亮忽然碎啦?最后月亮还原成原来的样子了吗? 5.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四、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课文生字:两、东、西、让、会、再、么,指名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由识记字形,教师教授巧记生字方法。形近字比一比:公——么雨——两熟字加偏旁:上——让云——会

3.学习新笔画:横折提,教师指导书写。 4.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笔顺及位置。

5.教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描红、临写田字格中的字。 6.学生自由练写,展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并且会认、会写本课生字,你们还记得怎么读吗?

1.出示课文生字,指名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谈话: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里也有一个月亮。河里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一样滚圆,滚圆,晶亮,晶亮。

(1)文中形容月亮用的是哪两个词?(滚圆、晶亮)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圆滚滚、亮晶晶)

(2)“圆滚滚”和“亮晶晶”这两个词还能用来形容哪些事物?(圆滚滚的皮球、亮晶晶的钻石)

2.忽然发生了什么事情?河里的月亮还和天上的一样滚圆、晶亮吗?生读:一条鱼儿游过,月亮忽然碎啦,一块,两块,东晃,西晃。

3.指导读文:看到月亮碎啦,你是什么表情?心情如何?(惊讶、紧张)你能用惊讶、紧张的语气读一读吗?指导学生朗读。

4.过渡:看到河里的月亮碎啦,老师和大家一样紧张,但是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呢?引读——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

5.师: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师生齐读:它依旧是那么滚圆,滚圆,晶亮,晶亮。

6.河里的月亮原来是滚圆,晶亮的,一条鱼儿游过来,它碎成一块,两块,后来它安静了一下,又是滚圆,晶亮的了。真是太有趣了!

7.月亮是真的碎了吗?为什么?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说一说,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月亮并不是真的碎了,是月亮倒映在河里的影子被鱼儿搅动了。 三、拓展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背给大家听一听。[教学板书]

8河里的月亮月亮(滚圆、晶亮)→碎啦→滚圆、晶亮[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描写河里的月亮的诗歌,语言简短、精炼。教学时,我主要把识字与理解课文内容贯穿始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以《小小的船》《古朗月行》两首诗中的月亮特点作为引子,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河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随后我把朗读和识字作为整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并指导书写。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附送: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9 明天要远足教案1 新人教版 1. 课题 9 明天要远足 老师:生字卡片 句子卡片 吸2. 课型 新授课 3. 辅助工具 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