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3:33: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在人口增长阶段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28.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7 053万,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 ②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③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迁移 ④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②每年净增人口多 ③人口老龄化明显 ④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10分)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______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 A.南坡为向阳坡 B.南坡为迎风坡 C.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向阳坡 (3)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4)读右上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图示循环反映出自然环境的_____特征,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2.(10分)读下图,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分析回答:

(1)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______________,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反映出的人口问题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老龄人口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 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然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北京2014年的老龄人口比例已达到21.2%。

2015年2月某日外地进京人员前十位的来源城市

(1)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增长属于哪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的特点及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是什么?

(2)据表说出,进京人口的来源地特点及成因。

(3)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吸收了大量劳动力。请说出人口迁移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 34.(10分)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经济生产活动,取决于___。决定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2)地租水平最高的是图中的(A、B、C)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应为___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_____。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_区,原因是____。

(4)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区,这样布局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 【分析】

1.三角洲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图中数码②是流水形成地貌。选B正确。 2.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形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杰主的

植被。选C正确。

3.B 4.D 【解析】 【分析】

3.由图示结合非洲自然带分布规律可知,I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Ⅱ为热带草原带,Ⅲ为热带荒漠带,Ⅳ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随着纬度升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其形成的基础是热量,该变化主要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B对。其他分异规律没有体现,排除A、C和D。故选B。

4.读图可知,①②两地自然带均为热带雨林带,①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自然带,②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及位于山地迎风坡的影响,降水多。①②两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原因为大气环流,D对。人类活动、海陆位置和洋流因素并非共同原因,A、B和C错。故选D。 【点睛】

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5.B 6.D

【分析】

5.漫画中城市里来的小鸟身上布满油渍和灰尘的形象说明了当今城市污染严重。故选B。 6.根据题干信息,需要解决漫画所示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可能会加重城市问题,A错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环境污染关系不大,B错误。“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是针对臭氧层空洞而言的,C错误。“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有效减轻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D正确。故选D。 7.A 8.B 9.B 【解析】 【分析】

7.纬度越低,自然带的数量越多。据图可知甲自然带数量最多,可判断纬度最低。故选A。 8.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甲山脉植被带南坡高于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热量多,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且温度高雪线高,降水多雪线低,而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故选B。

9.同一自然带不同山体分布高度不同,主要与纬度有关,纬度越低的山体,同种自然带分布高度低。故选B。

【点睛】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2)同一自然带,随着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③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4)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低,阴坡高;迎风坡(降水量多)低,背风坡(降水量少)高.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②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③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