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2:22: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2日在辽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正谱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和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辽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拼搏,真抓实干,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指标和工作任务,谱写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十一五”期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0亿元(预计数,下同),是“十五”期末的2.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5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5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35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河东新城开发已成为现实,累计整理土地7.4平方公里,完成动迁7880多户,融资到位资金5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00亿元,起步区框架基本形成。老城区改建力度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城新市镇建设全面启动,多点推进的城镇化格局正在形成,全市城镇化率由“十五”期末的提高到63.5%。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累计新改扩建、大中修县级以上公路704.7公里,100%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油路,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96%,管道煤气入户率62.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5%,全市森林覆盖率39.6%,城市绿化覆盖率38.9%,提前完成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新跨越。芳烃和精细化工、工业铝材、高压共轨、钢铁精深加工、日用化工、装备制造6个产业集群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支撑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芳烃基地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工业铝材和高压共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累计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发展到133家。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年翻番。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实施投资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50多项,城区经济取得重大进展。民营经济主力军地位日益突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54%提高到74%。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25%。 ——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快速推进,政府机构大部门体制基本建立。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民营企业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忠旺集团和奥克集团分别在香港和国内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对内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利用外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引进了德国赢创工业集团、香港华润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08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6.5倍;引进域外资金83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9倍;外贸出口37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在全省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均卫生资源占有量处于省内先进水平,人均期望寿命由“十五”期末的74.4岁提高到75.3岁。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成了新博物馆和新体育场,广大群众文化精神生浯日益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2007年被评为省文明城市,连续第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实名制就业累计27.7万人,就业再就业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保扩面工作保持全省领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常住人口参合率99.5%。城市居民入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460元和8140元,均是“十五”期末的2倍。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经过全市的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和15%。 (一)河东新城建设掀起高潮,新城新市镇建设全面启动
河东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去年完成动迁4800多户,腾空并整理土地近6平方公里,融资到位资金近19亿元,实施重点项目建设36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辽溪铁路改移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0%;衍水、新运和襄平3座跨河大桥主体工程平均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起步区的10条道路全部建成通车,一期路网已开工建设,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处理等配套工程全面展开;水系广场墓本建成;市民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技师学院、河东高中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五星级酒店和高层商务写字楼的主体工程封顶;恒大绿洲和锦绣
澜湾盛大开盘;保莱·蓝湾国际、中央广场、名嘉广场等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200万吨特大高精铝合金板材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启动了灯塔、首山、汤河新城和佟二堡等新市镇建设,实施村屯整体搬迁22个,腾空并整理土地5.1平方公里,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48项,新上工业项目73项。 (二)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35亿元,增长18%。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60项,完成投资260亿元。140万吨重整、40万套高压共轨等85个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建设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05户。芳烃和精细化工等6个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占全市的67.7%。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2户,引进海外研发团队6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户。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34亿元,增长25%;实缴税金62亿元,增长30%。去年我市被省政府评为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
电力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500千伏穆家换流站、220千伏佟二堡输变电和迎水寺变电等22个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关闭取缔落后产能企业22家,实施重点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0项。辽化和庆化公司电厂脱硫工程基本建成。辽阳县、灯塔市和宏伟区3座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行,新开河、葛西河和兵马河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1.91吨标煤,下降7.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 (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现代农业长足发展。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2.1亿元,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克服不利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74.4万吨。新建设施农业5万亩。新发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46个。新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9%,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个。全面推进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98项。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骨干项目120项,有效抵御了强降雨袭击,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改扩建县级以上公路5条41.2公里、农村公路20条105公里。新建饮水安全工程49处,解决了7.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大中型沼气池7个。植树造林7.4万亩,绿化村屯68个。新农村建设有新进展,350个重点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山区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实施整村推进21个村,发展主导产业项目86个,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890元,增长15.5%。
县域工业、县城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三项童点工作全面推进,两县(市)综合实力快速提
升。大力实施县城改建,改扩建道路7条65公里,房地产施工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 (四)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城区经济增势强劲
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佟二堡海宁皮革城、辽联数码广场等一批大型市场相继建成,家乐福超市、苏宁电器、欧亚达家居等知名连锁店入驻我市,城乡消费环境和档次得到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16亿元,增长18%。
生产性服务业方兴未艾。市商业银行更名为辽阳银行,实现了向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跨越。新增融资性担保机构1家,小额贷款公司已开业16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9亿元,比年初增加110亿元。现代物流业蓬勃兴起,钢铁建材、建筑装饰材料等物流园区初步形成。
旅游业蓬勃发展。汤泉谷温泉旅游度假区、龙石生态风景区建设力度加大,我市的“滑冰雪、泡温泉、逛庙会、购皮草、品农家、过大年”等冬季旅游产品已成为全省的品牌和热点。
城乡消费持续旺盛。成功举办了辽阳市第二届名优商品展销会,签约销售额突破2亿元。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发展到210家,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交易量稳步增长。 下放了52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促进了城区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集聚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城区经济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城区经济发展三年倍增目标。
(五)老城区改建开始启动,城市建设和管理有所加强
老城区改建重点工程有序推进。西关地下商城和地上广场基本建成。城市南部开发完成动迁607户,实现土地出让收入亿元,望京花园等商住楼盘正在建设中。市中心客运站主体框架完工,辽阳火车站站房和高标准站台工程已开工建设。繁荣路、振兴路和新华路三个城市出入口开始整治。城市主干道两侧危旧楼房和平房区改建有新进展。全市房地产施工面积640万平方米,增长44%;实现商品房销售额47亿元,增长2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改扩建民主路、中华大街等城市道路14条13.6公里。抓住哈大客运专线建设和辽溪铁路改移的时机,建设了6座框构桥,有效缓解了铁东、铁西的交通压力。引进沈煤集团接收市内供暖市场,改造一、二级供暖管网42公里,供暖质量明显提高。
城市管理得到加强。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有所改观。
(六)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了5户非工业企业的改制工作,市属集体工业企业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建设深入推进,新增土地流转面
积6万亩。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依法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升,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举办大型请进来招商活动6次,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30次,促成了德国赢创、台湾联成、恒大地产等131个利用内外资项目落地。实际利用外资3.34亿美元。引进域外资金350亿元,增长89%。外贸出口9.6亿美元,增长10%。 (七)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创建充分就业城市和“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五个城区全部达到充分就业城区标准,两县(市)全部达到充分就业城镇标准,125个社区全部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完成普惠制培训4.4万人,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大险种扩面任务全部超额完成,覆盖面日益扩大。出台了失地农民参保缴费办法,河东新城1180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参保范围。弓长岭区在全省率先自筹资金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城乡医疗救助标准和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廉租房1780套、经济适用房3500套。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新成绩,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长足进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启动。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惠民”五项工程全部建成,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取得了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全民国防敦育和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国家安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涉台事务、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物价、质监、贸促、气象、防震减灾、人防、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老龄、统计、地方志、档案、邮政、红十字会和残疾人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社会管理明显加强。大力开展争创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活动,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刑事犯罪,集中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非法集资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积极开展信访工作效率年活动,全力破解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排查整治火灾等事故隐患,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不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力度,保障了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八)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取得新成效
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227件。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政协提案398件。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支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