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3:51: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作者:冯灵元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08期
【摘要】特殊家庭是对正常的家庭结构遭到破坏的家庭的称呼,在这种家庭中,父母不能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长,这种特殊的状态使初中时期的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出现一些问题。虽然学校也有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特别针对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还存在问题,文章就是出于对这一现实状况的考虑,而分析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随之提出一些解决这种问题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特殊家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分析 策略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WW[2017]GH281。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016-01 引言
初中时代,正是个体的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处在特殊家庭中的孩子难以得到足够的关注与疼爱,这种现实状况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于是他们可能在心理、思想与行为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协同配合,针对特殊家庭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是下文所要详细阐述的具体内容。
一、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处于特殊家庭的初中学生因为父亲、母亲或者父母亲双方的长期缺席,往往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消极心理,具体如下:第一,心理处于消极的状态,初中生本就处在心理发展的快速时期与脆弱时期,因为家庭的特殊性,导致他们的自主独立思想受到打击,自尊心与自信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伤害,他们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心理的整体状态可能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消极;第二,孤独与发泄的心理,学生在家庭中感受到了不良的情感,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可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关爱,他们也不愿意对同伴或者老师讲,在他们的年龄,他们将这视为不堪与不光彩的事,因此这种境地很容易使他们感受到仿佛世界只剩下自己的孤独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通过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进行发泄;第三,逆反心理,这种心理本身就是青春期的孩子所具有的特点,因为特殊的情感经历,初中特殊家庭学生更加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特点,他们经常在行为意志上与教师或者家长对着干,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发泄他们的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绪。目前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三点:首先,就是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强,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这种教育发挥的作用不显著;其次就是社会大环境对特殊家庭的学生的态度存在问题,这让学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轻视与同情,这会破坏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不愿意对外开放自己的心;最后,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合作比较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三者对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够了解与重视。另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方法的指导,下面就将对有效地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推动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学校积极介入对学生的引导,重视对学生的关心
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显得吃力或者不用心,因此学校要特殊关照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询问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指导,关心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与情感状况,同时也可以动员班级中的其它同学,积极地帮助初中特殊家庭学生解决学习困惑,真诚友爱地对待他们,不用有色眼光去看待他们,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孤独心理[1]。 (二)促进家长与社会对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与参与
家长对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特殊家庭的家长往往都有不只一个家庭或者存在自身的情感缺失,这导致他们往往无暇顾及学生,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也随之减少,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够了解,因此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就是使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被熟知。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有阐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处在特殊家庭中的初中生相比较同年龄的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拥有一些消极的心理,这些消极心理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正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进行帮助,文章主要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三个角度阐述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希望能够对特殊家庭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宋艳.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