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二号线14合同段盾构区间监测方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56: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盾构区间施工技术监测方案 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我项目盾构区间范围为博山道站~津赤路站~李明庄盾构终点,分为左右两线。博山道站~津赤路站区间起讫里程为:右线:CK20+132.002~CK21+135.667,区间全长:1000.672m(右线短链2.993m)。左线:CK20+194.502~CK21+135.667,区间全长938.703m(左线短链2.462m)。津赤路站~盾构终点区间起讫里程:右线为CK21+333.967~CK22+190,区间全长954.951m(右线长链98.918m);左线区间全长958.135m(左线长链102.102m)。

本标段博~津区间从博山道站开始,沿卫国道南侧至津赤路站,沿途经过天佳机械设备安装公司、巨星化工材料公司、美通木业有限公司、柯蓝德汽贸等企事业单位;津~李区间从津赤路站开始,沿卫国道南侧经过外环线津汉立交桥、排污河至李明庄盾构终点井结束。

本工程由天津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投资建设,施工单位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中咨监理公司,设计单位为铁道第三勘测设计院。

2、工程地质

本工程地形主要为冲积平原,地形较平坦,局部略有起伏。地表覆盖杂填土,局部为素填土,其下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层,主要岩性为粉质粘土、粘土、粉土及粉细砂层,新近沉积层、第I陆相层及第I海相层中局部为淤泥质土,土质松软。南运河、海河两侧新近沉积层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

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盾构区间施工技术监测方案 中粉土为地震可液化层。围岩分类为Ⅰ类。

津~李区间:起点~DK21+755段穿越软土,洞顶位于④3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DK21+755~DK22+035段洞顶交替位于④3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和④1 层粉质粘土,都属高含水量、高灵敏度、中~高压缩性、低强度、低渗透性的饱和软弱粘性土,蠕变量大,易引起地面较大变形。DK22+035~DK22+190段隧道穿过⑤1 、④1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均匀性很差,基本位于软土上,为非均质地基,应考虑其不均匀沉降及软土层的高含水量、高灵敏度、压缩性、低强度、低渗透性等特点对本工程的影响。

博~津区间:DK20+900以前上部由可塑~流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透镜体,分布规律性差,局部夹粉土为地震液化土,工程性质差;中部主要有粉土组成,呈松散~密实状,且DK20+900以后上部主要为湿~很湿、中密~密实的粉土组成,且为地震液化土,对于整个第Ⅰ海相层来说,下部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组成,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高,强度低,渗透性弱,局部为可塑~流塑状粉质粘土及中密~密实状粉土,分布规律性差。

3、水文地质

本场地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第Ⅱ陆相层中及其以下粉沙及粉土层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为微承压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及第Ⅰ陆相层、第Ⅰ海相层的粘性土和粉土中,以⑤1 层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底板。含水层基本有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状组成,其储水量较高,但出水量不大,水平、垂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

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盾构区间施工技术监测方案 直向渗透性差异较大。当局部地段夹有粉沙薄层时,其富水性相应增大。地下水埋藏较浅,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0.5~3.7m(高程-0.04~3.45m)。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排泄以蒸发为主,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大,其水位变幅多年平均值约为0.8m。

经取水样试验分析,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硫酸盐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微承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硫酸盐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二、施工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地下铁路、轻轨交通测量规范》 《GB5038-1999》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T8-97》 3.《天津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TBJ1-88》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3》 5.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6.城市测量规范: 《GJB-99》 7.天津地铁二期工程施工监测技术规定。

8.博山道站~津赤路站~李明庄盾构区间线路设计图 三、施工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1)监测和分析各种施工因素对地表变形的影响,提供优化施工参数,减少沉降的依据。

(2)根据前一步的观察结果,预测下一步的地表沉降和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其它设施的影响,以合理的代价采取保护措施,保证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

(3)检验施工结果是否达到控制地面沉降和隧道沉降的要求。

(4)研究土壤特性、地下水条件、施工方法与地表沉降的关系,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3

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盾构区间施工技术监测方案 以作为改进设计的依据。

(5)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方法和施工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安全。 四、 施工监测方案的制定原则

(1)监测方案以安全施工为目的,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监测对象和主要监测指标。

(2)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性确定监测规模和内容、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

(3)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测仪器和设备,设计先进的监测系统。

(4)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间相互校验,以利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

(5)在满足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工程施工的交叉干扰。 五、监测项目及测点布设原则 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为了保证变形监测的精度,科学的指导盾构施工,结合测区的实际情况,布设了变形监测的高程控制网,根据规范要求水准基点不应少于3个,沿博山道站—李明庄站两个盾构区间共布设了7个水准基点,在沿线原有的五个精密导线控制点的基础上又加密了埋设了两个,这些水准基点的点位距隧道轴线50米到100米的安全地带。水准基点是变形监测的基础,要求它们必须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距监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4

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盾构区间施工技术监测方案 测区域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近可能会受到场地变形的影响,太远会使传播误差增大。将这7个水准基点与两个已知高程控制点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联测,构成附合水准路线。在监测过程中为了保证水准基点的稳定可靠,定期对这条附合水准路线复测,一般情况下3个月复测一次;如在雨季等特殊情况下,需缩短复测周期。复测应达到规范精度,保证控制网的精确性、稳定性,保证监测能反映实际情况,为盾构施工提供可靠信息。 2、监测项目一览表

类 别 监 测 项 目 监测仪器 及工具 监测 精度 测点布置 监测频率 应 测 项 目 掘进面距监测断面前后≤20 0. 米时1-2次/天 沿轴线布设,点距为5~10米, 精密水准仪、 掘进面距监测断面前后≤50 相隔一定距离(50m)布设监测断面。横地表沉铟钢尺 米时1次/2天 0.1mm 点的设置范围在隧道中心轴线两测各 降 掘进面距监测断面前后>50 18米的范围内,必要时需加密。 米时1次/周 建(构)精密水准仪、 布设在建筑物四角,每栋点不少于 筑物沉铟钢尺 0.1 mm 4点,倾斜测点不少于2组, 降、倾拍照 2个/组 1″ 斜、裂 缝 地下管 线变形 管片沉 降与变 形监测 精密水准仪 0.1 mm 地下管线每10~15米一个测点、 铟钢尺、 管线接头处或位移变化敏感部位 全站仪 1″ 全站仪 横尺 5mm 精密水准仪 铟钢尺 每10环管片布置一个测量断面 周围建(构)筑物的沉降和倾 斜监测频率与地表沉降的观测 频率相同外,建(构)筑物 的裂缝,监测频率按照控制 两次观测期间裂缝发展不宜 大于0.1 mm及裂缝所处位置 而定 与地表沉降相同 2次/周 3、测点布设原则

①按监测方案在现场布设测点,当实际地形不允许时,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二号线十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