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20: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S-32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六大营养素之一,在人体内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C.煤的气化和液化可有效减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 D.硅酸胶体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食品干燥剂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当生成4.48L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4NA B.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离子数目为0.3NA

C.铜的电解精炼过程中,当阳极消耗1molCu时,外电路通过电子数目为2NA D.将1mL0.1mol/L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目为10-4NA 9.有机物A是某种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机物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分子式为C10H8O3

,关于有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C.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去反应

D.可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消

10.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颜色变暗:4Na+O2=2Na2O B.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加热,产生气体:NH4++OH- △ NH3↑+H2O

C.铝条插入烧碱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Al2O3+2OH-=2AlO2-+H2O D.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黄色沉淀变成黑色:2AgI+S2-=Ag2S+2I-

11.短周期元素X、Y、Z、Q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为36。R

元素原子半经在同周期中最大,且R的单核离子与Z的单核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A.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Z>Y

Y Q Z B.X与Z、R与Z形成的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Q>Y>X D.最高正价的高低顺序:Y>X>R

12.镁-空气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Mg+O2+2H2O=2Mg(OH)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是( )

A.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方程式为O2+4e-+2H2O=4OH-

C.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阴离子交换膜

D.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13.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可表示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H2(g)和I2(g),t1时达到平衡,相同条件下t2时又充入一定量HI(g),t3时再次达到平衡

B.图②表示用0.1000mol/L盐酸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一元碱MOH溶液的滴定曲线,由此可判断出使用的酸碱指示剂为酚酞

C.图③表示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和压强、温度的关系,可以判断可逆反应mA(g)+nB(g)

pC(g) △H>0,且m+n>p

D.由图④判断除去CuSO4溶液中杂质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NaOH,调pH为4左右

26.(14分)碳和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两种元素。其氧化物的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研究有助

于人类充分利用化石燃料,消除氧化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下图是25℃,101kPa时,1molNO2气体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

量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不同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O和1mol活性炭,发生反应:

2NO(g)+C(s)

N2(g)+CO2(g),达到平衡时的数据如下: 温度 T1 T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T2℃时,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v(CO2)正=2v(NO)逆 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化

③T2℃时,若达平衡后再充入0.4molNO和0.3molCO2,平衡向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④若△H”或“<”)。

(3)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NOx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D.N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

n(C)/mol 0.6 n(CO2)/mol 0.3

①若用NO2气体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写出N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