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内环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49: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推荐学习K12资料

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

1.细胞外液是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生

活环境,称为内环境。

2.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了机体的内环境。 3.不属于内环境的一些液体:尿液、消化液、汗

液、泪液等。

4.机体通过自我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维持

机体内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稳态 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而是指一种可变的却 又相对稳定的状态。

5.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系统的活动来完成的。

考试内容 (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 (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3)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 动物必须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必考 a b 加试 a b b 推荐学习K12资料

推荐学习K12资料

1.细胞外液与内环境[识图填空]

上图中的细胞外液是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身体的内部环境,称为内环境。

2.机体内不同体细胞与其所处的具体内环境[连线]

3.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4.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1)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2)组织液又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

(3)血浆在全身血管中不断流动,再通过胃、肠、肾、肺、皮肤等器官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胃液、泪液属于内环境中的液体吗?

提示:都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液体,内环境中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吗?为什么?

提示: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因此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推荐学习K12资料

推荐学习K12资料

1.内环境的三种成分之间及组织细胞、内环境、外环境的相互联系

(1)组织液与血浆之间隔着毛细血管壁细胞,可以进行双向物质交换。 (2)组织液和淋巴之间隔着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只能单向渗入淋巴管。 (3)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注入血浆。

(4)组织细胞内的液体即细胞内液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获得养料和氧气,排出代谢废物)。

(5)内环境在各系统的协助下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通过消化系统获得养料;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通过泌尿系统等排出代谢废物。

(6)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将全身各处组织联系起来。 (7)内环境是外环境与组织细胞的联系纽带。 2.内环境中可能含有的成分

(1)根据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是外环境与体细胞的联系纽带等功能可分析出内环境中可出现的成分:

①细胞代谢的必需物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维生素、氧气等。 ②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

③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信号分子:胰岛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 神经递质等。 ④起免疫等作用的其他物质:抗体、白细胞介素2、血浆蛋白等。 (2)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不会出现的成分有:

①只在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只在红细胞内)、呼吸酶、解旋酶等。 ②直接分泌到体外或消化道中的物质:唾液淀粉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 ③动物体不含有的物质:如纤维素、果糖等。

稳 态(供选考学生使用)

1.稳态概念

机体通过自我调节,维持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而是一种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的维持 推荐学习K1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