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中文译本考-2019年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16:28: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判断力批判》中文译本考

A study on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Critique of judgment Xiong Che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0)

: Critique of Judgment written by Kant, one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founder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Many Chinese studied this book, but nobody discussed about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systematically. There are three main separate Chinese translation booklets in China. In addition, some anthology of Kant also included Critique of Judgment. The present article mainly investigates five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Critique of Judgment. Keywords: Critique of Judgment; Kant;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

一、康德及《判断力批判》

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为其哲学代表作。中国翻译康德作品的译者,较早有胡仁源、张铭鼎、

蓝公武、牟宗三、韦卓民、宗白华等,近些年又有邓晓芒、李明辉、韩水法、曹峻峰等。目前,国内的《纯粹理性批判》有四个译本,《实践理性批判》有六个译本,《判断力批判》有三个译本(此处专指单行本),其中《判断力批判》译本最少,也是争议最大的。

《判断力批判》于1790年在德国问世,全书除一个序言、一个系统完整地导论外还有两个部分,即“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和“目的判断力的批判”。前者主要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其最后一小节题为“附录:鉴赏的方法论”);后者则主要分为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以及一个共计有13节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和“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二、《判断力批判》的中文译本

宗韦合译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一版,宗白华译上卷,韦卓民译下卷。上下卷都是根据德文本直接译成中文,但两者依据的德文本并不相同,宗白华是根据德文版“Grossherzog Wilhelm Ernst Ausgabe,Druck von Breitkopf und Hartel in Leipzig”译出,韦卓民则是根据“Karl Vorlander 1922年Leipzig版”译出,并参考“James Creed Meredith 1952年Oxford版”英译本。两位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当面商榷,故此译本的上下卷并不完全一致。宗译上卷含1790年第一版序、导论(包括原文9节)、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将原文60节分两

大部分,即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辩证论”且根据内容将各小节合并为大章节),后附《康德美学原理评述》(此为宗白华本人对康德美学的见解)。牟宗三在自己翻译此书的序言中曾评论此本:“人不可无事,偶见大陆出版之宗白华先生所译的第三批判于坊间,遂购得一本,归而读之,觉其译文全无句法,无一句能达。宗白华先生一生讲美学,又留德,通德文,何至如此。又想宗先生虽一生讲美学,然其讲法大都是辞章家的讲法,不必能通康德批判哲学之义理。”

韦译下卷含四个部分:一是导言,实际是原文第六十一节“关于自然的客观目的性”,译者认为此为全书第二部分的总题,故而加“导言”此标题;二是正文,有两大章,为目的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三是附录,含原文22节;最后附加“关于目的论的一半解说”,这实质是韦卓民个人对目的判断力的解读。对于宗和韦的翻译,王元化曾委婉地指出韦译胜于宗译:“他移译的康德著作,就国内来说,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在质量上也堪列上乘,比如,《判断力批判》这部书的上卷原是由别人译述的,后来出版社改请他续译下卷,就是因为编者认为他更能胜任的缘故。”但何兆武并不看好此译本,他说:“唯一的中译本则错误百出,尤其是韦卓民所译的后半部,把英译本的错误还都弄错了,使人无法卒读。”他还认为韦卓民并不是根据德文原本翻译而来,而是根据英译本转译。“韦译部分号称是译自原文,其实全系由英译本转译,而且连英译本的错误也还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