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7:48: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道德与法治》好课之我见
我认为好课有四个原则:课程理念为指导、儿童立场为基础、活动推进为形式、明理笃行为验证。
一、准备的课程认识
这门学科的课程特点涵盖国家意志(法治中国)、党的要求(核心价值)、儿童成长(童真童趣)方面。经过反复研讨大家有了这样的共识,其一,只有当孩子真正从他知道到做到才是我们课堂追求的价值标准;其二,我们首先要认真对待这门学科,只要你用心对待,孩子也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想要做好这两点,还是要围绕课程标准来上这门课,以课程标准为标尺,我们再来解读一下:1.课程性质不变(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2.课程构架的基本原则不变(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点面结合、螺旋上升);3.课程目标的变化(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有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一)真实情境为底色
把学习过程变成孩子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纯粹学科课程而是综合课程,从知识学习走向观念建构,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意识、观念和信念形成,依赖于体验的深度和强度。以胶东地区的祭祖节为例,这是生活中与孩子很近的真实生活,如果孩子在课堂提到这个节日,我们如何应对?我认为可以先表扬,肯定他的细心观察。再去研究它,当我们从研究中发现了大量资料时,就能从中找到想要的东西。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最近的一定是最能打动人的。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我们想要上好课,就一定要做爱生活的有心人,要爱自然(亲近自然——研学)、爱社会(走向社会)和爱自己(悦纳自我),只有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学生。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二)国家意志为本色
要坚持大德育下的社会规范学习,要基于生活的道德规范与法制规范,要实现社会规范学习内化为个体品德。
准确的学科教师角色认识
我们心中要有一个基本的套路,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么样。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建立学科素养观,进行自我定位,从管教走向指导帮助(举例镜子测试法和窗户理论);除此之外还应用专业视角看问题,要跳出课程看课程,要具备专业精神、专业立场、要有职业尊严、态度及责任。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从自我认知到教学实现的心理过程
教与学同频,它分为经验重构、观念建立、价值认同及人格建构四大方面。
1.教学设计基本遵循:按照道德学习的规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和依据经验累积的程序。 2.课程新时代:融入核心价值(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渗透传统文化(中华好传统、家国情怀)、强化儿童本体(生命意识、自护意识、共创共享)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3.课堂学习的基本类型:知识学习解决的是“懂不懂”的问题,技能学习解决的是“会不会”的问题,规范学习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各种情境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也就是社会规范问题。那真正的学习意味着正在经历着什么?意味着生活经历为基石,经验积累与重组、经验系统与概括、打通孩子的三个世界(书本、显示、经验)。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4.学习状态:课堂中,我们更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分为依从性学习、认同性学习和信奉性学习。例如小组讨论不浪费的点子的问题,我们要先关注学生关注的是什么,再就是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 5.交流分享:获取、分享信息,分析理解、直观再现、讨论交流。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谈是否认同及感受,达到明理笃行的目标。以《开国大典》为例,设计的情境离孩子太远,学生
1 / 2
不能充分走进角色,更不能充分的思考。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 6. 制造道德冲突问题:价值辨析、道德两难、法治辩论。上课过程中避免表面化处理,缺少深度。要聚焦学生真实生活的经验学习。其中包括:激活——生活经历、积累——行动实践、提升——体悟反思、重构——对话沟通。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聾。 我认为一节课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抓住一点,打动学生的内心,使其有所得。这就实现了一节课价值。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曉。 课堂生态效度
1.它分为学习需要的激发、探究体验的引导和生成性学习支持。 2.课程整合与整合课程资源(千山路小学、乳山第二实验小学)
3.复合资源库,人人共享、细化(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个体资源、班级资源、学校资源) 4.课堂学习效果评价
(1)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关注课堂关键是看学生学得怎样,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诸方面是否进步、是否有更大的成效,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观察教师上课学生是否吃力、学习效果是否满意等。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龅。 (2)问题导向,探究性学习。 (3)观察与诊断,规范细节。
(4)创造理想的道德课堂:道德穿透力—刻骨铭心、道德号召力—感人肺腑、道德提升力—审美情怀。
“好课”是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理想,我们不是从经验中学习,而是从反思中学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