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践行职业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34: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五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二、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正确选择职业道德榜样的作用,理解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从小事做起,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需在实践中持之以恒。

2.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道德榜样的感召作用,树立自己的职业道德榜样,认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3.运用

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实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

一切美德都蕴含在平凡小事之中,高尚道德品格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提高的过程,在道德学习和修养中,必须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积善成德。

2.教学难点

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就需要从小事开始做起,在长期的实践中锻炼出来。而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成长年龄阶段,受家庭环境影响,连基本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来讲距离更为遥远。因此把这个内容作为本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通过寻找丰富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内容的重要,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这一内容,并且通过良好的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教材从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己心目中的职业道德榜样,进而强调在道德榜样的感召下,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脚踏实地。同时,要注重实践,坚持实践训练,持之以恒,这样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三、学情分析

从思想认识上看,中职学生现在还没有正式踏入工作岗位,对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不够重视,觉得那是工作以后的事,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学习,自然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从行动上看,很多中职学生在校学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待小事情马马虎虎,懒于动手,时常要老师三番五次的提醒才能完成,更别说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从时间上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要坚持,不松懈,不放纵,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而现在很多中职学生缺的就是坚持,这无疑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发现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展示材料:

1. 邓建军是江苏省常州市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做知识型职工、与时代同行”的职业追求和“立足岗位学技术、运用知识去攻关”的职业精神,成为中职学生“热捧”的明星,在他的母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掀起了“学习邓建军,树立新目标”的热潮。

2.王顺友,一名普通的乡邮递员,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在20多年的乡邮递员生涯中演绎着绚烂的人生。他的事迹从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大山里传遍祖国大地。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一个人、一匹马,王顺友在大山里一走就是24年。他把信件送到乡亲们手里,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基层。在不通公路的深山里,王顺友是老百姓的信使,是党和人民的纽带。24年来,王顺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跋山涉水,往返在大凉山的这条邮路上,把邮件投递到千家万户,无怨无悔地履行着神圣的职责。24年来,王顺友在高山峡谷间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24年来,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了保护邮包,他曾纵身跳入齐腰深的江水,也曾与歹徒搏斗。为了这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王顺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穷尽青春年华。

他以深沉和质朴的情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把生命中壮丽的青春无私无求、无怨无悔地奉献给邮政事业,在平凡中铸造不平凡,在普通中彰显着崇高。他是爱岗敬业的楷模。王顺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的人生追求。他被中组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

看了这两组材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向他们学习呢?在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开始一起学习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如何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引思明理】

1.见贤思齐:学习职业道德榜样

案例:许振超——不论干什么,干就干一流

许振超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从1968年参加工作至今,靠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