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人员保密基本知识试题题库(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8:16: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如造成国家秘密信息泄露,情节严重的,依法( 追究其刑事责任 );不够刑事处罚的,将依照有关保密法规对泄露责任者给予( 行政处分或处罚 )。

17.涉密存储介质应按所存储过的信息的( 最高密级 )标明密级。

18.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应按照( 同等密级 )的文件资料进行管理。

19.涉密存储介质的维修应保证( 所存储的涉密信息 )不被泄露。

20.损坏、报废和不再使用的涉密介质应按照有关保密规定( 及时销毁 )。

21.涉密计算机的口令设置一般分为三种,即( 开机口令 )、( 系统登录口令 )和( 屏幕保护口令 )。

22. 绝密级计算机如果不是采用低辐射计算机,必须放置在( 电磁屏蔽室内 )使用。

23.机密级、秘密级计算机如果不符合电磁辐射发射防护要求,则必须配置(电磁辐射干扰器)。

24.涉密计算机系统安全设置的原则是:一切不需要提供的服务,一切不需要使用的端口和系统共享,就一定要( 关闭 )。

25.操作系统补丁程序是对已发现操作系统软件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必要修改的( 修补程序 )。不打补丁容易引起

..

( 信息泄密 )、( 黑客和病毒攻击 )等。

26.军用电话( 能够 )被接受窃听,因而是(不)安全的。

27.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在与( 国际互联网 )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处理、 传递。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国家秘密?

..

1.什么是国家秘密?

答:国家秘密系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的事项。

2.构成国家秘密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是什么? (1)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3、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第35条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下列行为之一:

一是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二是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泄露国家秘密分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

4、泄露国家秘密的渠道有哪些? (1)对外交往与合作中的泄密; (2)新闻宣传和出版方面的泄密; (3)通信和办公自动化方面的泄密; (4)计算机及其网络方面的泄密; (5)信息咨询服务方面泄密; (6)人员流动造成的泄密;

..

(7)丢失、被盗、被抢国家秘密载体造成泄密; (8)少数人员受私利驱动,非法提供或出卖国家秘密。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哪三级?是怎样划分的?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损害。

6、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一般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一般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一般不超过10年。

7、什么是国家秘密载体?

国家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象、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等各类物品。磁介质载体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光盘和录音带、录像带等。

8、什么是保密要害部门和部位?

单位内部业务工作中经常或大量涉及机密级(含)以上国家秘密的部门,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集中存放保管机密级(含)以上国家秘密载体的场所,涉及机密级(含)以上国家秘密的研制生产试验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9、使用通信工具应当遵守哪些保密规定?

..

(1)不准使用明码或者未经中办机要管理机关审查批准的密码设备传递国家秘密,发送或接收涉密传真,必须使用机要部门的密码传真设备;

(2)严禁在移动电话和普通电话里谈论国家秘密事项,谈论国家秘密事项,要使用保密电话;

(3)禁止在涉密会议上使用无线话筒。

10、参加涉密会议的代表和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哪些保密问题?

(1)不得带无关人员进入会场。

(2)会议期间需要与会外进行通信联系的,不得在通信联系中涉及会议秘密。

(3)会议明确规定不准记录和录音的,不得私自记录和录音,也不准摘录、摘抄秘密文件、资料的内容,更不得擅自复印会议文件、资料。

(4)允许会议代表带回单位的文件,回单位后应立即交单位保密室登记保存,不得由个人保存会议文件,携带秘密文件资料返回单位途中,不得办理无关事项,以防文件丢失被盗。

11、涉密会议的宣传报道应当注意哪些保密事项? (1)对不能公开报道的主要事项或者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2)凡是公开报道、播放的稿件、图片、录像片、录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