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6:50: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拜年拜年拜年拜年拜年名著阅读

【西城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

17.从下面【甲】【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分) ....

【甲】右图是《卑鄙的圣人》一书的封面选图,你觉得图中曹操的形象设计合适吗?请结合《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乙】请你说说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得名的缘由。

选择:题 答: 18.《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畅游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荒岛生活二十八年,他们是个人奋斗的典型;《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得真经,《三国演义》中魏蜀吴各自雄踞一方,他们靠的是团队合作。请从以上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个人奋斗或团队合作的认识。(3分)(100字左右) 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7.【甲】答案示例:我认为图中曹操的形象设计合适,因为《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复杂,是英雄和奸雄的统一体。他既具有军事和政治才能,又狡诈奸邪。如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而他误杀吕伯奢一家又足见其奸雄的一面。 (共2分,人物形象1分,相关情节1分)

【乙】答案要点:缘由一,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时逢乱世,拉车出城时遇到乱兵,被抓壮丁,后来祥子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人送外号“ 骆驼祥子”;缘由二,主人公祥子具有骆驼一般的勤劳和坚韧品质。

(共2分,每个要点1分)

18.答案示例:我认为团队合作很重要。如《三国演义》中刘备是团队领导,诸葛亮负责出谋划策,关羽、张飞则实际带兵冲锋陷阵。正是这样一个相互信任、精诚协作的团队才使得刘备取得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计取荆州等胜利,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共3分,观点1分,内容1分,分析1分。字数不符合要求扣1分) 【海淀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

11.相对于中心人物而言,文学作品中还活跃着许许多多个性鲜明、颇具特色的次要人物,他们或衬托主要人物,或推动情节的发展。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个这样的人物,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100字左右)(5分) 答:

和任何人呵呵呵 拜年拜年拜年拜年拜年三、名著阅读

11.

答案示例一:周瑜是三国中智勇双全的人物,但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之中,总被诸葛亮占了上风。如设计刁难诸葛亮,却被对方用草船借箭轻易化解;假借招亲夺回荆州,却被对方将计就计,使其赔了夫人又折兵。作品正是以才华出众的周瑜来衬托诸葛亮的“智绝”形象。

答案示例二:《骆驼祥子》中,孙侦探欺负弱小、阴险狡诈的特征十分典型。他谎称祥子串通乱党,需要花钱疏通以免除罪罚,将祥子辛苦积攒的买车钱骗走。孙侦探的欺骗,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再次破灭,导致祥子再次回到车厂。因此孙侦探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5分。举出次要人物1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语言1分) 【东城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

15.读名著有很多种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写读书笔记等方法,由于读书方法的不同,你的阅读收获也会不同。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具体说说你读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的收获。(2分) 答:

16.《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中不少论述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句,谈谈你的认识。(3分)

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②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③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三、名著阅读(5分) 15. (2分) 答案示例:

我读《西游记》,先采用泛读法了解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后来采用精读法读了“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充分了解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特点。(具体答出两种方法与收获,各1分。) 16. (3分)

答案示例一:选择第①句,这句话是说用道德和礼制去引领约束百姓,百姓就会有廉耻之心,遵守规范。这样人人有荣辱感,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答案示例二:选择第②句,这句话是说假如每个人立志施行仁德,不会做坏事,这样每人都充满正能量,大家和谐相处,对整个社会有好处。

答案示例三:选择第③句,这句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这样会引导更多的人树立文明意识,提高公众文明素质。 (结合句意1分,联系现实意义2分,意思对即可。)

和任何人呵呵呵 拜年拜年拜年拜年拜年【朝阳二模】三、 名著阅读(共6分) 16. 孝,是一种传统美德。请结合下面几则语录中的任意一则,说说你在生活中如何尽孝.(3

分)

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②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③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⑤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答: __________ 17. 小说中人物间的矛盾和冲突最能突显人物性格。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选择相关情节,

说说其中体现的人物性格。(3分) 答: 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6分) 16.答案示例: 选择③句。孔子认为孝最难得的是对父母保持敬爱和悦的态度。我总是能够和颜悦色地和父母沟通交流,从不对父母发脾气,这就是我对父母的孝。 (评分标准:共3分。选择并理解2分,做法1分) 17.答案示例:

鲁达听闻金氏父女被郑屠欺侮,感到愤愤不平。他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表现出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性格特点。

(评分标准:共3分。情节2分,性格1分) 【丰台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下面几则语录出自《论语》,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3分)

①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③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⑤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⑦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读《论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他会因弟子对《诗经》的领悟而由衷欣喜,选文的第 【甲】 则就记录了他的赞许;他也会因鲁国贵族季氏僭越礼制而疾言厉色,我们从第 【乙】 则选文中可以读到夫子的怒气。第③④则表现了孔子的诚实好学,第①⑤则又可见他反躬自省的君子风范。这种风范通过孔子的言传身教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弟子,第⑥则曾子的话,就凝练为“ 【丙】 ”这一成语,成为君子自律修身的功课。 15.有人说,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往往才智出众、勇武过人,但他们身上也有普通人的弱点,

这样的形象才更真实。请从你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3分)【甲】⑦ 【乙】② 【丙】三省吾身 (一日三省)

评分说明:每空1分

和任何人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