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29: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 总 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省**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 1.1.2 主管单位 **省农业厅 1.1.3 建设单位 **省**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1.1.4 项目由来

依据农业部《沃土工程基本建设规划》(2017—2020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7—2020年)。此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油基地县市,全市现有耕地面积387万亩,土壤构成以水稻土、黄棕壤土为主,其中水稻土面积260万亩。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项目,可以及时快速了解耕地质量动态变化,了解全市化肥投入品的肥效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施肥技术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我市科学施肥水平,加强耕地质量预测、预警,切实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1.5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其中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设在**市沙

洋县官当镇张庙村、后港镇宋湖村、曾集镇张池村、拾桥镇五八村、十里铺镇金玉村、五里铺镇严店村、掇刀区团林铺镇龙王村、麻城镇斗笠村、东宝区漳河镇同兴村、子陵镇子陵村等10个村的水稻土上。

肥料区域试验基地设在**市掇刀区团林镇双碑村农科所原试验场内。 实验室在掇刀区团林镇兴隆村土肥站现有实验楼基础上改建,面积为370m2。

1.1.6 建设规模

围绕地力监测,在全市布设地力监测长期定位点10个,耕地面积为20亩;建设肥料区域试验基地30亩,其中小区20亩,保护区10亩;新建660m2温室大棚和100m2工作用房各一个;改造370m2实验室一个,并配套若干相关设备;购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141台套仪器设备。

1.1.7 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通过对长期定位监测点田块进行平整和沟渠配套,防止串灌和养分流失,长期开展耕地地力监测。采用GPS、GIS等信息处理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处理;采用肥料区域试验技术,对不同的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式进行小区比较试验;通过采购现代土壤、植物样分析仪器,利用现代测试技术为土壤肥料技术研究提供精确的数据,从而为现代土壤肥料技术的全面普及提供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市耕地质量全面提高。

1.1.8 主要建设内容 1.1.8.1 土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