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22 23:2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刘欢欢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这一现象非常突出。如果没有正确掌握词类活用的用法,那么阅读古文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通过词类活用,可以使得文章变得活泼、语言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饱满。本文想要对词类活用的定义作出明确界定,弄明白词类活用中的主要内容,区分开词类活用和兼类词,以此达到更好掌握和运用词类活用的目的。 关键词:词类活用 兼类词 古现汉语词类活用比较

一 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概念

(一)词类活用的含义

任何一个词都归属于一定的词类,而且都有较为固定的语法功能,这个是古现汉语共同遵循的规律。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灵活运用为另外一类词,临时具备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就是词类活用。

(二)兼类词的含义

与词类活用相关的概念是兼类词,词的兼类又叫“跨类”,是指一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即在某种场合下是甲类词,在另一种场合下是乙类词。词类活用和兼类词有明显不同。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提出“词类通假”说,如“通名往往假借静字”,“假借动字”,“更有假借状字者”,即是形容词、动词、副词假借为名词,如“天之苍苍,其正色耶”,“苍苍”是形容词能够假借为名词。但他同时还提出了“兼类”说:“庄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止于流水,惟止能止众止’,‘止’字四用:‘止水’之‘止’静字,言水不流之形也。‘惟止’与‘众止’两‘止’字,泛论一切不动之物名也。‘能止’之‘止’,有使然之意,动字也。是一‘止’字而兼三类矣。”可见马建忠对“假借”和“兼类没有严格的区分。

二 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分

陈承泽在《国文法草创》中提出“本用+活用”的说法:“盖凡字一义只有一质可有数用,从其本来之质而用之者,谓之本用。”汉语的词则以其“本用分类”。还提出“凡此皆认为兼类,而不认为活用”,因为“殆不能分别其主从不能强认其一为其他之活用”,就是说,能区分出主从的,例如‘春风风人’,第一个‘风’是本用,第二个‘风’是活用。不能区分出活用还是本用的,则认为是兼类。陈承泽的‘活用’‘本用’和‘兼类’并存,并且对它们做出很好的区分。

王力在《中国文法学初探》中主张词有‘本性’、‘变性’,即词有‘本用’‘活用’。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出词类有‘本用’和‘活用’的区别,本用是指该词类最常用的语法功能,“此外用法就算是活用”。

对词类活用和兼类词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它们的异同。 以下是几个兼类词的例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惋惜。”《桃花源记》 2.“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孔雀东南飞》 1句的“言”作动词,“述说”的意思,是谓语。2句中的“言”作名词,“语言”“话”的意思,这儿具体情形下是指“刘兰芝焦仲卿夫妇的约定”,是宾语。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北风其凉,雨雪其雾。《诗经·邶风·北风》 5.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赵世家》 6.吾子其无发先君之功。《左传》 3句中的“其”作代词,翻译为“它”。4句中的“其”作助词,无意义。 5句中的“其”作连词,相当于“亦或”。6句中的“其”作副词,表祈求的意思。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兼类词就相当于一词多类,它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法,不同的情况下词义和词性都不同。这里我们特别提出,词义和词性两者都不同是同时满足的条件。比如古代汉语中的“心”有“心脏”“思想”“中央所在部位,泛指胸部”“木的尖刺”“花蕊”“星宿名”六种意思。但因为它们的词性相同,都是名词,所以它们不是兼类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第一,兼类词具有稳定性,既然对兼类词的定义都说它是在某种情形下担任甲类词,在其他情况下又担任乙类词,故而判断它具有稳定性。反之,词类活用既然是临时充当另一类词,那么它就具有临时性和偶然性。第二,从词义方面来考虑,一般来说,活用的词,是根据具体情形临时赋予的具体含义,因此辞典一般不会把作为一个义项单独列出;而兼类词则相反,它们经常会作几类词,所以它们的义项都会被有明确的记载。

三 词类活用的具体分类

对于词类活用的分类,有着不同的标准。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中,把词类活用分为名词用作动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一共五类。而郭锡良的《古代汉语》把词类活用分为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总共四类。在这里,就按照王力先生对词类活用的分类结合具体古文谈一谈词类活用的使用情况。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它在句中常作的成分是主语、宾语、定语,它后面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它后面带了宾语,说明它临时具有了动词的性质,这就是词类活用。下面举几个例子。

“从左右,(韩厥)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 “肘”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本意为“胳膊肘”,这儿的意思是“用肘碰撞”。 “项王军壁垓下。”《史记.项羽本纪》 “壁”本意为“营垒”,这儿活用为“筑营驻扎”。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水”本意就是“水”,这儿活用为“游水”。

(二)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使动用法中,又会分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平常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作所表示的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一般来看,被活用为使动的,一般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后面就有宾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惧”本意是“恐惧,害怕”,活用为“使??惧怕”。 “以明先王之道,觉后世之民。”《王深父墓志铭》

“觉”本意是“醒悟,觉悟”,活用为“使??觉”。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较为少见。 “择可劳面劳之,又谁怨?”《论语.尧曰》 “劳”本意是“劳动”,这儿的意思是“使??劳动”。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事物。

“王者之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官”本意为“官职,官爵”,活用为“使??得到官职,授给官职”。 “故扁鹊不能肉白骨”《盐铁论.非鞅》 “肉”本意为“肉食”,活用为“使??长肉”。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本意是“君王”,活用为“使??为王”。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词,表现为形容词带上宾语后,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完年”。 “完”本意是“竭,完,全”,活用为“使??尽”。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段太尉逸事状》 “困”本意是“困苦”,这儿活用为“使??困苦”。 “凄神寒苦,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凄”和“寒”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凄凉”“使??寒冷”。

(三)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这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主语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有谓语自身所代表的性状,或者把宾语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即“认为??怎么样”。意动用法是古汉语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中包括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本意是“老人”,活用为“以??为老”。

“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始终之不可故也。”《庄子.秋水》 本意是“灾祸,灾难”,活用为“认为??是祸”。 “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和“友”都是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把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吕氏春秋.知度》 “巧”本意是“灵巧,高明”,这儿活用为“认为??高明”。 “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与元九书》 “痛”本意是“痛苦”,活用为“为??而痛”。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本意是“奇特”,活用为“认为??奇怪”。 个别动词也有意动用法,这是特别罕见的存在。

“凡人之有鬼也”。《荀子》 “有”是意动用法,“有鬼表示认为鬼存在”。

(四)名词用作状语

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但是名词并不是动词的发出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限定作用,从而担负了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举例如下:

“大夫逆于竞者,执其手而与之言,道逆者,自车揖之”。《左传.襄公三十六年》 “道”的本意是“道路”,这儿是作状语,“在大道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日”本来的意思是“一昼夜的时间”,这儿用作状语,“每天”。

(五)动词用作状语

动词作状语,是指两个动词连用,前者对后者起修饰和限定作用,构成了偏正关系,这样前者就是后者的状语。它们得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意义上有主要和次要的区别,前面是次者,后面是主者。前面的动词都是修饰和限定后面的动词,后面的动词是谓语的中心词。其次,时间上,前者和后者是不区分先后的,动作行为都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再者,在位置上,前面的动词和后面的动词是不能够交换顺序的。最后,可以嵌入“着”“地”来帮助理解。举例如下: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走”的本意是“行走”,这儿“走”是修饰限定后面的“跑”,“走送”的意思是“跑着去送”。“送”是中心词,“走”是“送”的状语。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贿秦”。《过秦论》 “争”的本意是“争取,争夺”,这儿“争”是修饰限定后面的“割”,“争割”的意思是“争着去割”,“割”是中心词,“争”是“割”的状语。

“儿惧,啼告母”。《促织》 “啼”的本意是“啼哭”,“啼告”的意思是“哭着告诉”,“告”是中心词,“啼”作了“告”的状语。

四 词类活用的色彩意义与作用

词义除揭示其本质特征的理性意义外,有时还具有揭示某些表达色彩的感性意义,这种感性意义又称之为色彩意义。而色彩意义又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个方面:

1、增强表达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有褒贬之分,词类活用可使褒贬更分明,爱憎更强烈,起到强化感情的深度加重表达语气的作用。

2、可突出表达语体色彩。语体包括口头语体,书面语体,和一般语体。词类活用有助于书面语体的更好表达,使其文章节奏鲜明,韵律独特。

其次,只有从语法角度和修辞角度两个方面去认识、去把握词类活用的作用,才可以说是真正地、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了词类活用的功能。“词有定类,类有定词”。本来,其一词属于某一词类,这是比较固定的;某一词类则具有某一词类的特点和用途,也是不容混淆的。就是说,各类词在句子中都有比较的定的作用。比如名词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常用作谓语,形容词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等。但是,古人写文章时往往“犯规”,即有时并不按词的原有作用使用它们,而是按照一定习惯临时把某一类词用作另一类词。

了解了活用情况,能帮助我们阅读文言文。但在运用时要灵活掌握,要根据各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结构关系,联系上下文去判断一个词是不是活用,这样才能达到正确理解文章的目的。

我们了解了词类活用可以使表意更加清晰明确,生动而具体;在结构上可以使表达更加

凝练,言简意赅;更为行为色彩上增资添色。平淡无华的句子,因为有了它而鲜活起来,充满生机,韵律和谐。可以说成功的词类活用对表达具有一种点石成金的作用。正确把握词类活用,才能准确地理解语意,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能够把握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理想。

五 研究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非常常见的现象,甚至可以这样说,学不好它,就学不好文言文,就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所以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对想要进行古代汉语深入研究的学者,想要教好文言文的语文老师,想要学好文言文的学生,都是基本的要求。然而通过上文我们也可以看出,词类活用是有些复杂的,分类多并且判断方法也不容易掌握。这需要我们首先不要有畏难心理,其次熟悉常见词类活用类型,掌握基本规律,最后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那么认真扎实的学习态度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相信掌握词类活用然后学好古代汉语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 参考文献:

[1]赵世举.古代汉语易混问题辨析[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169-180 [2]张静,张桁.古今汉语比较语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279-287 [3]周国光.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例释.[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83 [4]邵敬敏,任芝锳,李家树.汉语语法专题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