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外观质量目视和磁粉探伤检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59: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铸钢件外观质量目视和磁粉探伤检查

现场检验中,对容易产生铸造缺陷的部位我们应重点关注。根据本人在检验中的体会,如船体结构用铸钢件(包括锚)重点关注的部位有:所有圆弧部位、浇冒口根部、铸造工艺拉筋处、夹渣夹砂部位、有气割和碳弧气刨痕迹处、焊补修复处、使用中有可能承受高应力部位等,铸钢锚还应注意所有轴销端部的焊缝表面缺陷。据了解某海船就曾经发生过因轴销端部焊缝存在裂纹等缺陷,其缺陷受海水冲刷侵蚀导致抛锚后轴销脱落丢锚的现象。

高应力区域应作目视和磁粉探伤检查,夹砂和裂纹性缺陷不允许存在。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其他缺陷(如缩孔、冷隔、密集型气孔、夹渣等)也不允许存在。目前磁粉探伤执行的标准为GB/T9444-2007,CCS规范和批准图纸几乎都没有明确磁粉探伤验收级别,本人参考有关资料,在批准图纸技术要求不明确的情况下,建议按照表面粗糙度等级可将验收级别定为:粗加工面及重要部位(如使用中有可能承受高应力部位)不得低于SM1和AM1a级验收;其他铸造表面不得低于SM4和AM3c级验收。

磁粉探伤时应仔细观察,不能放过可疑的磁痕。有些缺陷隐藏在皮下,若不经反复磁化仔细察看磁痕是不易被发现的(如图1-1)。特别是在铸钢锚的检验中磁粉探伤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铸钢锚后续不再机械加工、铸件形状很不规则、圆弧曲面较多,其近表面缺陷难于被发现。

为了保证船体结构用铸钢件的质量,建议这类铸钢件重要部位检验状态为粗加工状态,为了使缺陷充分显露,粗加工时尽可能少留加工余量(最好1~3mm)。这是因为有些铸造缺陷存在于皮下,目视和磁粉探伤检测均难于发现,铸造毛坯表面粗糙度及其近场区影响超声波探伤的耦合和判定。粗加工后近表面的铸造缺陷得以显露,这些缺陷可以在制造企业得到较好的处理,降低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及用户拒收的可能性,重要的是保证了铸钢件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