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动力引擎剖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 14:54: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坚持创新动力引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区经信委 2016年3月31日

近年来,我区围绕“繁荣主城区经济”主线,坚持抓载体、促转型,初步形成了五个工业园区与信息产业基地的“5+1”区位布局,以及工业五大重点产业与信息服务业的“5+1”重点特色产业格局,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坚持创新发展,工业转型初见成效

到2015年底,我区有工业企业27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227家,亿元销售以上重点企业43家,实现开票销售272.4亿元,入库税收12.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62.5亿元。

1、多渠道兴建高标准厂房。我区以开发区、食品园和李典、沙头、头桥三个工业集中区,以及信息产业基地为基础,引导企业自建和鼓励园区兴建高标准厂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使用,拓宽发展空间。近年来,全区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厂房近60万平方米,两次获批“省高标准厂房建设使用先进地区一等奖”,累计争取700亩土地指标,为我区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满足企业转型扩张需求创造了良好条件。

2、积极开展平台载体创建。以各类平台载体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各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能力,

1

突出产业特色,新建开发区中德工业园、网络视听产业园等特色园中园。近年来,我区获国家级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创成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6个,示范数居全市第一;开发区获批“省两化融合示范区”;食品园获批“省两化融合试验区”;信息产业基地获首批“省互联网产业园”;设计瑰谷获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并成为苏中唯一省区共建园区。同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覆盖,创成市一星级和二星级服务中心各2个,省三星级服务中心1个、四星级2个,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法律咨询、网络推广、创业辅导等服务;建成光学、液压、皮革、钢结构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家,年服务企业500家以上,其中光学检测平台成功创成省公共技术示范平台。

3、鼓励园区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开发区、食品园,李典、沙头、头桥三个工业集中区以及信息产业基地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其特色产业,避免区域同质性发展,形成区域产业错位优势。目前,各园区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优势,具体参见下表:

广陵区重点产业发展情况表 单位:亿元 产业名称 集聚地 规上企业船舶重工 液压装备 食品加工 电气线缆 医疗器械 李典 开发区 食品园 沙头、头桥 头桥 6 大洋造船、中铁宝桥 7 海沃机械、扬力铸锻 12 青岛啤酒、三和四美 50 13 —— 天诚、帝一 亚光、亚达 金泉、智途 2

龙头企业 开票销售 总量 47.2 10.8 8.1 23.4 6.2 120 占全区比重 17.3% 4.0% 3.0% 8.6% 2.3% —— 入库税收 总量 0.3 0.8 0.6 1 0.2 —— 占全区比重 2.0% 6.6% 5.0% 7.7% 1.6% —— 软件与信息 信息产业基4、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注重发挥国家、省、市等各级工信政策的扶持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创新转型,2015年为企业上争资金2700万元。及时调整区政策扶持重点,把培育产业龙头、鼓励企业创新创牌、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扶持小微企业壮大规模、推进节能降耗等作为主要方向,做好政策的顶层设计,利用有限资金,最大程度发挥区级政策的引导鼓励作用,2015年扶持我区工业和信息化企业资金达800万元以上。

5、引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大力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特别是智能制造技改,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去年全区技术改造投入达到129.1亿元,同比增长18.5%。推进绿色制造,不断强化节能监察,倒逼企业实现“绿色转身”,2015年新认定开工绿色智能重大项目2个,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2个、循环经济项目2个。促进企业深化两化融合,在管理、生产和销售各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累计创成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试点”24家。着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建设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累计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14个,获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项目”4个、“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14项、“重点研发机构”13家、“省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79个,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6、多方搭建创业平台。邀请成功企业家,与我区企业进行交流互动,用先进的创新理念激发我区企业的创新活力。北大创业训练营江苏基地正式落户我区,成为北创营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