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8:56: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摘 要】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监督职能发生转变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质量监督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研究和改进,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质量监督的目的。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历来对建设工程质量十分重视,建国以后就提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建设方针。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1、质量监督职能的转变

2000年4月7日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将“工程质量核验制”改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改变了十几年来形成的质监机构对工程的基础、主体、竣工三部到位等级核定与巡回抽查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监督运作方式,质监机构的职能从以前的对工程进行直接管理转变成对工程建设程序的合法性及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质量主体的行为的管理,客观上对建设各方主体和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与监督责任、职能和地位作了重新的审视和界定。建设(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依法开展建设活动,并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各负其责。质量监督机构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依法对参建各方执行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委托部门负责。

2、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

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很多,有对施工的监督,对材料的监督,对设计的监督以及对管理的监督等等。从工作流程上看,质量监督工作可分为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和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三个阶段。 2.1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

对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2.1.1 对有关勘察、设计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勘察、设计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勘察和设计文件,应及时予以指出,将勘察设计文件退回,并责成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审查不合格的勘察设计文件不得交付施工,通过审查批准的勘察设计文件,不得擅自进行修改。

2.1.2 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监督,实现市场监督与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通过质量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通过市场有效运作,保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 2.1.3 对合同文本的监督,重点是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的监督。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施工前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归根到底是对业主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因为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业主质量行为

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 2.2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监督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境质量。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监督抽查,保证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建筑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 2.3工程监督过程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职能而不是责任主体,在这方面不能代替、越位。工程质量监督是督促建设参建各方主体搞好工程及工程质量控制的政府监督行为。监督工作中应注意原则和监督方法的改进注意以下同点:

(1)要保护正当权益者的利益; (2)监督工作要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

(3)监督工作要把握执法为民、监督与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4)在日常监督工作中要注意平等的原则; (5)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治理和提高工程质量; (6)要发挥政府监督的职能以权制权;

(7)监督方法应注意要由代替主体角色转向抽查、核查、审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