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体育教学论文: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4:4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对ⅩⅩ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摘 要 对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其利弊 , 以思考其改进的对策。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作为学分制的目标之一,应该被教育局和教师充分利用起来。教育局应改进相关规定 ,加强对弱势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训;教师在测试期间碰到的场地和器材的困难教育局应给予切实的解决.

关键词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 测试的场地器材问题

1 目前ⅩⅩ市中、小学正在全面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体系,但一些学校的管理层包括部分体育教师《标准》认知、关注程度欠缺.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2003 年关于《标准》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 ,要在校长直接领导下 , 由教务处、体育组协同配合 ,共同组织实施《标准》。在具体工作中 ,一些学校为了完成指标“任务”,常常出现人为地提高及格率的现象。例如 ,在测试中有一定比例不及格的学生 ,但在上报数据时则很少出现不及格的数据。在《标准》 测试中,究竟有多少校长、教务处具体过问过《标准》的实施情况呢 ? 据我对ⅩⅩ市中、小学体制健康标准实施的了解,大部分学校的校长和教务处基本不知道有这么个事情,学校的这项工作基本由体育组独立完成.为了应付检查 ,时常会有弄虚作假的事情发生。所以说 ,要想使《标准》在中、小学贯彻执行下去 ,领导必须支持 。 2 大部分学生对《标准》认知、关注程度欠缺.目前ⅩⅩ市大部分中、小学把测试放在体育课上进行,一般来说学生只是为了测试而测试,上课前老师宣布这节课要测试的项目,然后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基本不知道这个测试的任务以及最终的目的,学生根本就是在应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我在测试时学生问我:老师这个干什么.我说:达标用的.学生问:需要及格么,我迷茫了.所以我想这些标准的理论知识光靠体育理论课的宣传是不够的,更何况目前ⅩⅩ市的中、小学基本没有理论课.这就需要学校的大力配合,学校还应该把关于《标准》测试工作的一系列说明以及有关的规定制成入学生手册 里,让学生入校后通过学生手册了解测试工作的重要性 ,并认真施行。这需要依靠学校的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大宣传力度 ,持之以恒地动员、督促学生 .教育局应规定学生只有《标准》测试达到合格者方可获得毕业 ,这样测试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起来。这个过程还需要加上体育教师在每次课中的言传身教 ,再通过体育理论知识向学生传授关于《标准》测试的重大意义 ,使得学生们能够有目的、有准备地参加测试工作。

3 为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这项测试中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结合新课标,学校应该对学生提出新的标准.优秀学生的评定条件应包括《标准》测试的数据 ,把这些数据作为评定三好学生 ,奖学金标准的参考数据 ,没有达到良好标准的学生应该没有资格评定三好学生、奖学金。这样 ,既充分利用了测试数据 ,又能够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更能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学校在评定优秀学生时也有了更科学的评价标准 ,更具有说服力 ,体现出评定优秀学生时 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也更加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提高了学生锻炼和达标的积极性,反应他们的真实实力.

4 我们学校已经实行学分制管理,ⅩⅩ市的很多学校也正在积极推进学分制管理,但是学分制只是停留在文化课上,而且也只是试行阶段,很多评价体系和管理的方法有待提高.我想如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作为一门有学分的科目,把总的达标分数分成几个档次,达到一个档次就给予一定的学分.比如60~70能得到一个学分,70~80能得到2个学分,依次类推.那么我想应该有很多学生会积极的去争取得更多的学分,因为在他们面前不是一条难以逾越的沟,而是触手可及能得到的东西.特别是像我们这种职业高中学校,学生对无关紧要的事情没有太多力争上游的劲头,在他们的眼里达标只要及格就行,我想如果推行学分制度,能很好的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因为我们的学生不及格的科目比较多,存在的严重的学分不足).另外光有激励措施还不行,还应该有硬性规定,管理者应该把《标准》测试数据与学生体育成绩挂钩,《标准》成绩必须达到 60 分 为及格 ,才准予毕业 ,否则 ,按照体育成绩不合格。只有把体质健康标准纳入学生学分制管理条例 ,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 ,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从制度层面上极大地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需要先进的仪器场地和良好的设备环境 .其原因:一是精密的仪器需要整洁环境,我想现在大部分的ⅩⅩ市中、小学很容易做到环境的整洁.但是就仪器的精密就不怎么样了,这就需要教育局的有关部门大力的支持了.就拿我们学校的握力测试来说把,本校没有一部象样的握力仪器,测试的时候临时从外国语学校借来的.在测试期间握力仪器经过大量学生测试后变的不准确(因为握力仪器只测定学生第一次用力结束后的数据,如果学生因为手滑第一次没使上力,而第二次发力是不会被握力仪器所记录的),因为仪器用手握的这个部分开始变的松动,稍微一碰就留下数据.这个只是在握力测试中碰到的一个问题.再比如说篮球运球测试,篮球运球要求标志杆高度是1.2米,但是有没有提供标准统一的标志杆,我们用矿泉水瓶灌满沙子在插根标枪当作标志杆.使用这种标志杆有两个缺点:第一碰到风大的天气,这种标志杆一吹就倒使测试不能正常进行.第二这种标志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标志杆正好倒下来,学生正好运球前冲就容易受伤.因此测试时候需要精密和统一的仪器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宽敞的测试空间可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是场地太小影响学校《标准》测试工作的正常开展 ,也影响学生达标成绩的正常发挥。只有良好的测试环境才能使学生心情舒畅 ,为学生在测试中创造良好的体育成绩提供保障。

6 我们在测试中发现,每个班级总有近1/10的学生在测试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合理安排对弱势学生群体的专项培训和测试 一是个别学生体重严重超标导致某项指标不能达到要求;二是营养不良或人体瘦小导致有些项目完成不到位 ;三是身体素质不好 ,完成达标测试有一定困难。对待这些特殊的学生 ,除了规定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外 ,建议教育局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对这部分特殊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培训,把培训班的具体标准、组织形式进一步明确 ,便于中、小学体育组根据上级指示开展工作。让学生自己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项目 ,选择适合他们身体特点的训练方案 , 有效地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教育局应该出台相关的文件 ,作为各中、小学合理办体育培训班的依据。这样 ,有利于各校体育教师合理地组织这部分特殊学生进行专门性练习 ,合理地运用好 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掌握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活动内容和项目 ,较好地完成《标准》测试 ,尽早地让这部分特殊学生达到健康 标准 ,予以毕业。目前的测试只是以了解和统计为目的,单纯的数据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想国家做这样的体质健康测试不单单是为了数据,最终是为了全面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 ,组织适合不及格学生的体质培训班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

[1 ]许任之. 实施素质教育的指路明灯. 中国教育学刊 ,1999 ,(4) . [2 ]李 军 . 关于跨世纪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教育学刊 ,1999 ,(5) . [3 ]李 俊 . 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育模式的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 ,1999 ,(6) . [4 ]唐国庆、米仁顺. 关于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江西教育科研 ,199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