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中名言警句素材的运用技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27: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考作文中名言警句素材的运用技巧

作者:杨金枫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年第01期

《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用在关键、紧要处的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往往会成为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这里所说的“精辟的话”往往是考生写作中常用的名言警句素材,可以是古诗词、名人名言,亦可以是典故、谚语、俗语等。那么,高考作文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素材,最终使其成为“一篇之警策”呢? 一、居于题目

用名言警句作题目,可使题目更醒目、更能吸引读者。

1.直接引用。《敢问路在何方》(2015年福建卷)、《路漫漫其修远兮》(2015年福建卷)、《横看成岭侧成峰》(2015年山东卷)等。

2.巧妙化用。如《问世间“品”为何物》(问世间情为何物)(2015年浙江卷)、《失“智”猛于虎》(苛政猛与虎)(2015年江苏卷)、《腹有“雅量”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2015年重庆卷)等。 二、居于开篇

以名言警句开篇,往往能够统摄全篇,有要言不烦、一矢中的的作用。 1.引出观点

以名言警句为“引子”,自然而机智地引出或生发出自己的观点,能使文章开篇彰显“理趣”,顿生“看头”。如2015年浙江卷优秀作文《言为心声》的开篇:冯骥才曾说:“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所以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又如,2015年广东卷优秀作文《绝知自然要躬行》的开篇: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前半句,而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自然要躬行! 2.充当观点

以名言警句为“观点”,既能做到观点明确,又能增加文采,营造耐人寻味的意境。如优秀作文《境由心生》的开篇:窗外一样的风景,不同的人去观看却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当有人看到了哭的时候,有人却看到了笑。究其原因,在于心境不同,正如著名作家林清玄所说:“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居于主体

议论文常常要通过议论来说理,如能在议论文的主体论述部分巧引名言警句,往往能增强议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记叙文或散文的主体部分巧引名言警句,能使形象丰满,语言熠熠生辉。

1.充当分论点

以名言警句为分论点,既能使观点鲜明,又能使文章结构清晰。如优秀作文《别放慢你赶路的脚步》中的第二段开头: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尽管追逐快乐是人的天性,但一生不经历痛苦的人似乎还没有出现过。”(用弗洛伊德的名言充当分论点,并将其置于段首,观点明确、结构清晰)。 2.充当论据

以名言警句为论据,既能和事实论据相呼应,又能增加文采,增强艺术感染力。如2015年广东卷优秀作文《拥抱自然》的主体部分片段: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仅仅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于云卷云舒、花落花开间寻得自然之真谛。 3.升华论据

以名言警句为扣题句,既能准确扣题,又能升华论据。如优秀作文《心有目标》的主体部分片段:罗本岛锌皮房中的曼德拉可谓地处政治的边缘,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缓解种族矛盾的目标,27年不忘初衷,用自己伟大的心灵为南非民主建设架起桥梁。27年的牢狱生活,不仅没有改变曼德拉的目标,反而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身在监狱,心却一直紧随南非政坛。由此不由得让人想起契诃夫的一句名言:“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可见,无论身在多偏僻的边缘,只有心中有目标才可成大事。 4.营造意境

在记叙文中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既能烘托形象,又能营造耐人寻味的意境以感染人。如优秀作文《没有宋词的年代》的主体部分片段:整个下午,我素手为桨,宣纸为舟,泛波于千年前宋词的烟波浩渺中。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洒,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轻舞罗扇扑流萤,黯然伤怀于碧水秋云间的舴艋小舟?当渭城的轻尘沾上衣襟,塞外的羌笛悠悠吹响,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又如,广东一考生《享自然,品人生》的片段:“流沙一指,兰花清幽,纵使昔日的美景悠然长去,却仍是沧海明月,天长地久。唯愿找到李太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唯愿寻得海子‘面春大海,春暖花开’的希冀,唯愿觅得林徽因‘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美好。”作者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名句,使文章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 四、居于结尾

在文章结尾段运用名言警句,可轻松打造“豹尾”,使得文章含蓄有韵味,意境更为深远。 1.画龙点睛

在结尾段运用名言警句,既能揭示文章主旨,又能使语言简洁、有力。如2015年浙江卷优秀作文《透过作品看人品》的结尾段:纪伯伦说:“死亡改变的只是覆盖在我们脸上的面具,农夫依然是农夫,林居者依旧是林居者,而将歌声融入微风中的人,他依然会对着运转的星球歌唱。”在作品中进行深层思考的人就如同那个歌唱微风的人,无论面具怎么多样,仍然可以看见那最本质的东西,毕竟“似曾相识燕归来”。 2.升华立意

以名言警句作为结尾段的升华句,既能揭示文章主旨,又能使主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例如高分作文:山东一考生《认清本质,走出繁多纷扰》的结尾:“毕淑敏说过:‘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你的心要坚固到能认清本质,坚守本质。虽身处繁多纷扰,但心泰然自若。”

在作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一定要遵循准确、贴切、自然的原则,要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恰当地加以选择和运用,切忌为引用而引用,否则就有画蛇添足之嫌。 (作者单位:辽宁省彰武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