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历年试卷 05-06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5:45: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005—2006学年(春)期末考试卷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2006年 4月15日08:00-10:00

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问答题(共30分)

1、通过三个T型资产-负债帐户模拟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并推导货币乘数公式。(6分) 2、凯恩斯为什么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传统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缺陷?(6分) 3、AS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6分)

4、如果央行认为流通中的货币规模偏大,它可以分别通过什么政策工具减少M0、M1和M2?(6分) 5、我国1993年进行的第三次宏观紧缩与前两次相比有什么重要区别?(6分)

二、计算题( 共 30 分)

1、根据如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试求GNP、NNP、NI、PI、DPI(5分):

1.政府税收2000亿元 4.公司业主利润收入4600亿元

其中个人所得税500亿元 其中未分配利润560亿元 2.政府转移支付80亿元 5.工资总额9500亿元 3.社会折旧总额6000亿元 6.社会保障支付60亿元 2、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如下:

C = 200 + 0.8Y;I = 300 - 5r;L = 0.2Y - 4r;M = 320 ( 单位:亿元 );试求: (1)IS-LM均衡条件下的收入及利率水平并作图进行分析。(5分)

(2)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2500亿元,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单独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

追加的投资应为多少?分析该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并作图进行分析。(10分)

(3)若政府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仍想保持原有的利率水平,应采取什么政策措施?追加的投资或

货币供应各为多少?并作图进行分析。(5分)

三、论述题(共40分)

1、试比较马克思和凯恩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异同。(20分)

2、试比较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与就业之间关系分析的异同。(20分)

(答题纸另附,答题时可以不抄题目,但必须注明题型与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