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闲散青少年社会工作初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02: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闲散青少年社会工作初探

作者:程梦怡 蔡标兵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06期

摘 要 针对社会工作介入闲散青少年帮扶实践中的挑战与不足,探讨一种新的工作路径——“时间银行”模式面向闲散青少年群体的新应用。从理论基础和实践优势两方面的分析中,探讨此种模式的应用与优势,并提出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有效引导和监管工作,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开辟一个可供实践并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时间银行 闲散青少年 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程梦怡,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蔡标兵,福州市台江区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192-03 一、前言

闲散青少年是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没上学、无职业的青少年,主要指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又没有固定工作,在社会上游荡,无人管束,处于社会边缘的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

目前,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变,加之历史进程中遗留的问题,一些社会问题更加突显。其中,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闲散青少年群体的数量有逐渐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的趋势,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多方的关注。据2010年最新的摸底排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2820万名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又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其中“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达25万人,这其中又有16万人在18岁至25岁之间。全国25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每11人中就有1人属于闲散青少年,而每25名闲散青少年中,就有1人有过不良行为。就全国范围内来看,据统计,闲散青少年群体违法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60%左右。由此可见,闲散青少年易发生失范行为,是容易越轨的群体。因此,闲散青少年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探索有效的工作路径,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有效引导和监管工作,对于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门务实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对社会问题的介入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其所介入和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广阔的。因而,针对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中的闲散青少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也在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目前主要从管理和服务两个层面,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活动以及社会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开展工作。如个案工作介入闲散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小组工作介入闲散青少年同辈群体环境的培育;社区工作介入闲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社会行政介入资源的整合。

社会工作作为一股新鲜有力的助人力量已开始不断注入闲散青少年的帮扶工作。然而,由于闲散青少年一般处于失学、失业的状态,或常日闲居在家或游荡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大多数闲散青少年并没有建立起与主流群体的联系,他们的隐蔽性很强,有着外人难以进入的隐蔽性空间。此外,闲散青少年数量增减频繁,群体流动性大,难以进行动态的管理,加之闲散青少年特征的复杂性以及需求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实务操作中发现,社工介入闲散青少年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与不足。其在实践中分别主要表现为:

首先,如何与闲散青少年建立有效的联结,进而发展有效的专业关系,是社工开展各项服务的基石,也是社工介入闲散青少年工作中不能规避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闲散青少年游离于社会边缘,基本上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社工难以与之接触并建立长久持续的联结关系。此外,闲散青少年由于自身的失败经历以及周围环境的排斥,缺乏归属感以及高自尊感,自我认同度低,难以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此外,从社工的角度而言,由于目前社会工作这份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尚不高,人们对其服务内容以及理念了解不足,往往缺乏对社工的信任。由此造成的隔阂,将成为社工顺利开展工作的一大阻碍。

其次,受到长期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对闲散青少年的预防与补救措施多呈现主导性、教育性以及控制性,将闲散青少年视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对闲散青少年能力的肯定,蕴藏潜能的发现与开发,以及给予他们强化正向行为的机会。长期以往,不仅不利于闲散青少年的自我成长,也不利于改善其在社会上被标签化与边缘化的状态,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恶性循环的情况出现。

二、“时间银行”模式在社会工作介入闲散青少年工作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了使社工更好地应对挑战,改善不足,做好闲散青少年帮扶工作,本文试将“时间银行”模式引入社工介入闲散青少年的工作中,探讨一种新的工作路径。 (一)“时间银行”模式及其新运用

“时间银行”模式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提出。其宗旨是用所支付的时间来换取他人的帮助。根据这种新的“时间回报”模式,如果别人帮助了你,那么这个人就可以用帮助你的时间去换取别人相同时长的帮助。经过多年的发展,时间银行在欧美已经深入人心。统计数字显示,到目前为止,有超过1000家时间银行遍布世界六大洲的20多个国家。在我国,时间银行也在许多城市得到了运用。其主要依托于社区,运用于社区居民的互助,重点服务对象是老人。

时间银行在目前广泛的应用中,作为志愿者服务记录的一种形式出现。根据各地的实践,时间银行储蓄的是志愿者公益服务行为的时间,它具有服务的双向性,即用付出的志愿服务时间来换取他人为自己提供志愿服务的回报,银行在此只是为时间流通铺路架桥。

“时间银行”模式在闲散青少年工作中的新应用保留了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时间回报”的理念,将闲散青少年作为时间银行的开户对象,参与社工有意识设计组织的各项活动作为闲散青少年的志愿服务行为,服务行为可折算成相应标准时数单位的时间进行登记,存入时间存折。而换取的回报主要是社工为提取相应时间的闲散青少年提供免费到指定游乐场所娱乐的时间(模式如下图所示)。 (二)新应用的理论基础

认知行为理论,作为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是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交融整合。与之相应的认知行为治疗,整合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不仅是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也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广泛应用,是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介入模式之一。 行为治疗应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治疗各种问题行为。其中,由斯纳金创立的操作制约派,也称为工具模式,认为未来行为由当前行为的后果决定,从而有些正向的行为结果会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反之,有些负向的行为结果则削弱行为甚至让其完全消失。因此,可以通过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强化来达致行为的改变。强化可以是奖赏、行动、后果或事件,从而提高过去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应用操作性制约原则的典型策略便是代币法,它也是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代币法是指运用代币为条件强化物来进行行为强化。具有表征作用的代币可以交换实际强化物,从而通过强化来建立适应性行为,矫正不良行为。“时间银行”模式在闲散青少年工作中的新应用即运用了代币法的激励理念。把奖励的结果用虚拟的时间货币量化,当闲散青少年参与了社工组织的公益活动就奖励规定时数的时间币,之后青少年能够用此种代币实现免费娱乐的愿望。“时间银行”模式的新应用编制了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对闲散青少年正向行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