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0:05: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公共部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2011级财政
第二章 公共经济主体
一、简述传统社会中,政府是公共经济唯一天然的主体
⒈公共经济活动,尤其是普适性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一般具有成本高、规模大、周期长、收益低等特点,且不易将免费搭便车者排除在外。因此私人没有能力或没有激励来投身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某种公共产品。
⒉政府通常拥有巨大的“暴力潜能”和动员大量社会资源的能力,还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所以,有条件、有能力来从事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非盈利性的公共经济活动。
二、论述现代社会中,公共经济主体呈现多中心趋势 ⒈公共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政府失败”现象。
⑴存在效率低下现象。由于政府系统缺乏明确的绩效评估制度,其效率和效益较私人部门难以测量,因而,现实中普遍存在政府公共部门效率和效益低下的现象。 ⑵存在“寻租”现象。官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在公共经济活动中也会存在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现象。这使得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交易成本昂贵。
⑶公共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得政府财政难以为继。进而导致公共服务的质量不断下降。
⒉人们对公共经济尤其是公共产品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上一般认为公共产品都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故只能由政府提供才合适。现在看来,公共产品是可以分类的,分为纯公共产品、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和公共池塘资源型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理论的这种发展为其它主体参与到公共经济活动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⒊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其它主体参与到公共经济活动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⒋全球化背景下,建立某种基于公正原则的超国家机制以联合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公共经济问题的治理已是必然趋势。
总之,当今公共经济的主体已呈现多中心趋势,政府已不再是公共经济活动的唯一主体,私人企业、社区、社会第三部门和国际组织业已参与到公共经济活动之中。
三、用DIM方法说明政府特征
借鉴DIM(决策、信息、动力)方法分析政府的决策、信息、动力机制的特征以及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就可以得到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的可操作性的界定。 ⒈决策——政府决策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特征。这一特征使得政府具有以下优势:
⑴课税优势;⑵禁止或允许的优势;⑶节约交易成本的优势;⑷遏制搭便车的优势;⑸政府拥有庞大的财政实力,可以承担任何社会组织无法承担的巨额债务和沉淀资本;⑹政府拥有独特的财政货币权力。政府拥有如此多的决策优势使得政府的作用很大,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⒉ 信息——在市场组织中,信息的传递是横向的。即,市场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契约关系,信息的收集、传导、处理、储存、取出和分析,可根据价格,相互达成一致和均衡。市场主体对信息的反应是敏感的、快速的。而政府信息的传递是自上而下,单向度的,以“纵向信息流”为主。政府机构的人员是遵循官僚制的规则办事,而不是依市场信息办事,他们对市场价格、市场均衡和效率不敏感。 ⒊动力——市场的动力机制在于企业根据价格信号,通过技术进步和节约组织管理费用等途径降低成本以获取利润,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而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政府动力机制的特殊性是分析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方面。
总之,政府是连接公民和国家的中间体,其最大特征是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从这一基本特征出发,政府在决策、信息、动力方面不同于其他经济组织。在决策上,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在信息上主要是纵向信息流,在动力机制 上,对价格和利润不敏感,而对选票和升迁敏感。 四、简述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条件 ㈠应属于准公共产品
⒈这类产品具有规模小、成本低的特点,私人企业一般具备提供此类公共产品的能力。
⒉准公共产品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较小,容易使消费者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订立契约,自主地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而纯公共产品由于具有规模大、成本高的特点,私人提供纯公共产品不是交易成本太大就是不可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私人不能涉足该领域。可以采用私人生产、政府采购这种公私混合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㈡消费上必须具备排他性技术
俱乐部产品由于存在排他性技术(选择式进入方式),从而可以有效地把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因而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私人提供产品的交易成本,激励私人提供某些公共产品。而纯公共产品和共同资源产品,由于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因此很难解决免费搭车等问题。
㈢有一系列的制度条件来保障——尤其是产权界定
只有界定私人对某一公共产品的产权,且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保护产权的行使,私人才有动力提供公共产品。
五、简述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
所谓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就是政府直接或者间接地介入公共产品生产。政府介入提供公共产品的特征使得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与政府融资特征、政府组织和管理特征、政府产权特征相互一致的属性。 ㈠政府直接生产 ⒈中央政府直接生产
国防、基础设施、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大江大河的开发和利用、气象消防环境等。 ⒉地方政府直接生产
医疗保健、自然资源保护、城市设施、消防、煤气、电力、图书馆、中小学等。 ㈡政府间接生产
⒈政府与企业签订生产合同
发达国家采用与私人公司签订协议或合同来经营公共产品是使用最普遍、范围最大的一种形式。适用于采取这一形式的公共产品主要是具有规模经济性的自然垄断型产品,即大部分为基础设施,还包括一部分公共服务。 ⒉授予经营权
“BOT(Built—Operate—Transfer)投融资方式”也可以称为“特许权投融资方式”。
主要是指国家或地方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外商投资企业或是国内民间资本来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特许权期限内,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设施的经营权,允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费用,由此回收项目投融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届满,项目公司将设施无偿地移交给签约方的政府部门。 ⒊政府参股
主要是为了向私人企业提供资本和分散私人投资风险。可以分为政府控股和政府入股两种形式。 ⒋经济资助
对难于盈利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政府通过补贴、津贴、优惠、贷款、减免税收等形式鼓励企业生产。常见的主要有:教育、住宅、科技。 六、简答第三部门的特征
美国学者塞拉蒙指出,非营利组织主要有六项特征。
⑴正规性——必须具有正式注册的合法身份,同时,还要具有法人资格,即民事责任能力。
⑵民间性——从组织机构上与政府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