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2:10: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

作者:柳礼泉,丁 蕾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05期

[摘 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精品课程具有“一流性”和“特色性”的内涵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基本建设内容;构建模式、教学模式、开发模式等多种建设模式;评审指标、评价模式、网络教学资源等评估要素;推广机制、利用机制、共享机制等建设模式;建设中还存在对象狭隘、手段简单化、实践性不强、评审指标与管理模糊等问题,因此应在扩大覆盖面、重视实践教学、改善评估方式、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关键词] 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启动于2003年,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带动和促进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该项目被列入“质量工程”,提出再建设3 000门课程的新目标。自该项目启动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旨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以期为深化研究和推动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一、精品课程的内涵与定位研究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精品课程?学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层面来认识与定位。

一是从构成要素方面来认识精品课程。顾玉林认为,精品课程建设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体的整体建设[1]。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进一步对精品课程作了精辟的概括,即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2]

二是从课程定位方面来认识精品课程。有专家认为,精品课程应该是“名牌课程”,“示范课程”,“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具体地说,“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其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是从课程特征方面来认识精品课程。柳礼泉认为,精品课程本身及其建设过程所形成的“五个一流”凸显了精品课程的高层次与高水平特征,“四项先进” 凸显了精品课程的高质量与示范性特征,“三大特色”凸显了精品课程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特征[4]。段善利认为,精品课程具有先进性、互动性、整体性及开放性四大特点[5]。 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研究

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最多的是对其基本内容的研究。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是一项涉及多方面要素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中,必须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及教学管理等多方面下功夫。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多数研究者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认为国家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主讲,通过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也有不少学者撰文从微观层面进行了探讨,如隋允康的《做“顶天立地”的教师》 [6]、柳礼泉等的《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等

[7]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黄宝玉等认为,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基础教育,又要重视专业教育;既要注重人文素养教育,又要重视科学精神教育;在充分发挥课程的独特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联系[8](P72-。张玉柯等认为,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尤其应坚持贯彻“厚、宽、精、新”的原则[9]。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柳礼泉等结合建设“毛泽东思想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五结合”教学法[10]。王峥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大量的信息,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要采用图、文、声、像、动画等多媒体技术,使内容生动活泼,易于理解[11]。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建设国家精品课程需要建设精品教材。周远清认为,精品教材要反映世界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水平及世界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并适应我国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现状。同时,精品教材应更多地采用“立体化”形式[12]。徐文娟等认为,精品教材建设应遵循功能和谐原则、整体和谐原则、环境和谐原则、市场和谐原则和经济和谐原则[13]。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建设。国家精品课程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为其提供制度保证。李菊英认为,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条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既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保证条件的建设等[14]。 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研究

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模式的探讨有利于从整体上对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进行把握和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构建模式。李尚群认为,精品课程有两种建构模式:一为科学设计模式,二为经验提炼模式[15]。胡倬认为,精品课程应从课程设置的模式、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方式的选择、教材模式和教学评估等几方面进行构建[16]。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模式。张强等认为,把协同教学模式引入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具有提高学习思维品质、改善学生沟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团队教学水平和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等作用[17]。杨浩雄等在国家精品课程《物流系统论》建设中,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思想设计课堂实验,提出并实施课堂实验教学的五个基本步骤,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18]。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开发模式。柯和平认为,高效的精品课程开发模式要求注重精品课程内涵建设,把握具体要求;多部门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建设开发团队,科学分工;把握开发技术要点,精益求精[19]。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构。廖宏建等根据对网络课程的理论探索和对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三条建构策略:一是强调学习者适应性分析,重建教与学的适应关系;二是注重课程的内容观向活动观的适度倾斜;三是突出资源无序堆积向互动和谐的生态学习环境建设的过渡[20]。 四、国家精品课程评估研究

课程评估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展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周明星等认为,评审指标是对课程评价要素的具体体现,其一级指标一般应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六项[21]。夏鲁惠认为,在制定《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标准》(下称《评价标准》)时,主要应考虑三条原则:一是力图科学反映“精品课程”的基本特征(内涵)。二是鼓励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下功夫,主动开创,发挥特色。三是《评价标准》要科学、简要、可操作[22]。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模式。周超认为,评价模式要在我国现行的课程评价模式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评价模式以及近几年逐渐建立的网络课程评价模式去构建,具体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课程的基本建设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和教学效果的评价[23]。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评估工作。王佑镁建议,要加强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评价体系制定,并把可及性引入评价体系;制定法律推动可及性和无障碍网站的建设;定期对网站的可及性建设进行评估;推广普及有关网站标准、可及性规范的知识;设计者和开发者应建立提供简单清楚的导引及浏览机制;网络资源建设中少用或避免使用一些复杂或高科技的技术;考虑多样化的用户,还可提供纯文字的等效网页[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