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09: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
意见(2012)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惠府[2012]76号 【发布部门】惠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7.10 【实施日期】2012.07.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
(惠府〔2012〕7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2010〕32号)、《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知识密集度高、创新活跃度高、 1 / 4
综合效益好、市场需求潜力大、带动力强、环境友好等特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
产业,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也是面向未来,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市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目标,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在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和优势的区域或园区,从资金、政策、机制各方面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方位支持,在研发、示范、产业化方面全程推动,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项目、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加速集聚,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基本原则
突出优势,重点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根据区域产业基础、技术支撑、人力资源等条件和潜在优势,围绕产业优势明显、主导地位突出、引领作用显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若干产业基地,明确赋予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产业布局、技术路线相关政策支持。
创新驱动,集聚发展。突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科学制订产业路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突出龙头企业示范和重大项目带动,以点带面,强化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 绿色驱动,环境友好。切实推进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端产业,着力发展低碳经济,把产业基地建设成为资源节 2 / 4
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示范区和低碳经济试点区。
(四)总体目标
到2015年,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形成3~5个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比较完善、龙头企业主导、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1~2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产值规模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成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4000亿元规模,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5%以上。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以及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5%以上。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
结合国家和省的产业发展导向,立足我市实际情况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等七个产业。按实现规模化产业的建设时序,率先在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取得突破,并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进行规划布局。同时,调动其他产业市场主体积极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发展其他产业类型。
(一)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突破下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链和国家级通信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加强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