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0:04: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日期 时间 授课形 式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饮食与防视的关系,并能合理搭配,有利于教学目的 防近的饮食结构。 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堂教具 合理饮食,预防近视。 饮食与防视的关系 次 课题:近视与饮食 ?—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1) 周 教学40分钟 任课教师 授课内容及过程 *近视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眼球伸展和眼轴变长,这种改变与眼白(巩膜)的坚韧性有关。 *巩膜是一层纤维组织,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当食物中营养过高或不足时,都可能改变巩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铬—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铬元素的需要比成年更多,而铬在糙米、玉米、全麦、瘦肉和蔬菜中含量较丰富,如不注意食物搭配,造成铬元素不足,血浆渗透压升高,眼晶状体和房水渗透压上升,屈光度增加,产生近视。 *儿童青少年喜欢吃甜食,由于糖代谢的需要消耗大量维生素B,并影响体内钙的含量,而维生素B1缺乏,会促使近视发生或近视加深,钙质含量的减少使眼球壁失去弹性。 *更好的防止青少年近视,必须要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粗粮、蔬菜,纠正偏食,适当限制高蛋白、动物脂肪及含糖高的食品。 课后小结 听课人数 全校学生 —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2)

日期 周 教学40分钟 任课教师 次 时间 课题:预防“红眼病” 授课形 式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红眼病”即“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教学目的 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性,并能掌握其预防的方法。 要求 教学重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红眼病”。 点 教学难“红眼病”的特点及预防。 点 课堂教 具 *“红眼病”——医学术语称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与肠道病毒相类似的微小DNA病毒引起的结膜炎症,属丙类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通过眼-手-眼接触性传播。 *“红眼病”的特点是传染极快、潜伏期短,潜伏时间2–48小时,起病急,症状剧烈、异物感重、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和球结膜点状片状出血,水样浆液性分泌物,伴有角膜病变,耳前压痛、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 *“红眼病”无特效治疗药,一旦发生,给社会、单位(学校)、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一般抗病毒与抗菌素眼药水交替滴眼,一小时一次,以预防混合感染。病程5–7天,对视力无影响。极授课少数病人在结膜炎症消退后一周左右发生下肢麻痹。 内容*由于本病传染性及强,预防“红眼病”尤为重要。对病人应预防隔离,保持眼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揉眼睛。毛巾、手及过帕等不要公用,并要常洗晒。发生眼睛红肿及时到医院眼科诊治和程自我隔离,以防“红眼病”的流行。 —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3)

课后小结听课人数 全校学生 日期 任课教师 周 教学40分钟 次 时间 课题: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 授课形 式

使学生了解龋齿及牙周病发生过程,理解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掌握教学目的 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掌握预防牙周病的方法。 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堂教具 龋齿的发生过程,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 龋齿形成的原因,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预防龋齿、牙周病,可引起牙周病,关节炎、心脏病、肾炎、风湿病等。 *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预防龋齿、牙周病。 *预防龋齿、牙周病: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 3.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 4.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授课内容及过程 课后小结听课人数 全校学生 —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4)

日期 教学40分钟 任课教师 时间 授课形 式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暴饮暴食,多饮多食的危害性。教学目的 强化体育锻炼意识。 要求 教学重点 了解肥胖的原因,阐明过食的危害。 周 次 课题:肥胖与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