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8:31: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们仍在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大跨度桥梁的设防标准目前没有定论。许多专家、学者一直在提倡分级设防,对于每一级别结构的性能要求也进行了定性描述,对于工程师来说这些定性的描述无法指导设计,只有将这些描述量化到强度、变形、延性等才能真正实现多标准、多设防的目标。

3) 减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美国、日本等抗震先进国家推荐使用新技术保障结构地震安全,在存在问题的大桥上安装阻尼器,如美国 Los Angeles 的 I-5 和 91 号高速公路 连 接 桥 、 美 国 Saint Louis 的 Poplar 街 桥 和Abernethy 大桥、美国 San Francisco-Okaland 海湾大桥、英国 Millennium 桥等都安装了粘滞阻尼器。耗能减震技术在我国桥梁上的应用实例较少,我国首座在减震加固补强中使用阻尼器的是江阴大桥,主要是以减少桥梁纵桥向地震反应为主,而且耗能减震装置的设计、制作仍以国外技术为主导,直接影响着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7]中增加了“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给出了基本原则和方法,虽然条文叙述简单,但是体现出振动控制已经成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制订的,没有振动控制的相关内容,应尽快将其纳入设计规范,以推动振动控制技术在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另外,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也应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内容。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桥梁抗震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桥梁结构的复杂性,使一些先进的技术无法直接得到应用。桥梁抗震的研究需要一批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工程师进行长期、大量的研究,为我国桥梁抗震研究打开新的局面。

11

参考文献:

[1] 范立础. 桥梁抗震[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Fan Lichu. Seismic design for highway bridge [M].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1997. (in Chinese)

[2] 王克海, 李茜, 韦韩. 国内外延性抗震设计的比较[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 26(3): 70~73.Wang Kehai, Li Qian, Wei Han. Comparingspecifications on ductility design [J]. Earthquake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06, 26(3):70~73. (in Chinese) [3] 日本道路协会. 道路桥示方书·同解说 V 耐震性能篇[S]. 1996.Japan road associ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highwaybridges part V seismic design [S]. 1996. (in Chinese)

[4] 刘恢先. 唐山大地震震害[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6.Liu Huixian. Tangshan earthquake damage [M]. Beijing:Earthquake Press, 1986. (in Chinese)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9.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of China. Specificationsof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for highway engineering[S]. Beijing: 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 1989. (inChinese) [6] AASHTO.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bridges[S]. 1996.

[7] Eurocode 8-Design provisions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of structures-part2: Bridges. Brussels. CommitteeEuropean de Normalization (CEN) [S]. 1994.

[8] 范立础, 聂利英, 李建中. 复杂结构地震波输入最不利方向标准问题[J]. 同济大学学报,

2003, 31(6): 631~636.Fan Lichu, Nie Liying, Li Jianzhong. Discussion onstandard of critical angle of seismic wave in seismicanalysis of complicated structure [J]. Journal of TongjiUniversity, 2003, 31(6): 631~636. (in Chinese)

12

[9] 翟长海, 谢礼立. 抗震结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05, 38(12): 51~58. Zhai Changhai, Xie Lili. The severest design groundmotion for seismic design and analysis of structures [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5, 38(12): 51~58.(in Chinese)

[10] 胡聿贤. 地震工程学[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Hu Yuxia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M]. Beijing:Earthquake Press, 1988. (in Chinese)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6.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of China. Specificationsfor design of ground base and foundation of highwaybridges and culverts [S]. Beijing: China CommunicationsPress, 1986. (in Chinese)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