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A卷 附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5:42: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A 卷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幼儿园学习跳舞地活动中,一个叫毛毛地小朋友由于没有学会老师地跳跃动作而受到其他小朋友地嘲笑,由此,毛毛他对舞蹈课感到恐惧、焦虑和害羞,他不喜欢上舞蹈课,请问与毛毛地情感主要相联系地是( )。 A.自我意识 B.想象 C.思维活动 D.感知 2、儿童出现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人是( )。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4、在幼儿园中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的是( )。 A.园长 B.阿姨 C.保育员 D.幼儿教师 5、人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6、一幼儿在洗澡地时候故意用手击水,把水溅得到处都是,也弄湿了妈妈地衣服,妈妈越是呵斥,该幼儿越是使劲地击水.该幼儿地游戏行为属于( )。 A.探索动作 B.象征动作 C.嬉戏动作 D.角色扮演

7、中班幼儿凯凯对夏日的想象是:“小朋友们在水上世界玩,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滑滑梯,一会儿又吃冷饮。”这属于以下哪种想象类型?( ) A.情境性想象 B.愿望性想象 C.经验性想象 D.夸张性想象

8、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9、为了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一物多玩,最适合的做法是( ) 。 A.教师集体示范 B.幼儿自主探索 C.教师分组讲解 D.教师逐一训练

10、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影响再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第 1 页 共 4 页

2、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论述积极师幼关系的意义,并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建立积极的师幼关系。

老师身上,老师紧紧地抱住她,轻柔地说“老师抱着你拉,好吗?”

老师将水龙头关小,把小雅抱到离冲水口远一点的位置蹲下,小雅顺利拉完大便。连续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陪小雅上厕所,并且给予指导和观察小雅的如厕情况,让小雅学会如何使用厕所的冲水装置。小雅开始适应学校的厕所,发出久违的笑容。 问题: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适宜行为。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活动设计: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请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的活动方案。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水桶来到这里,他们先是快乐地粉刷投篮架,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从上面灌,有的在下面灌,再灌,再接....相互配合,反反复复,忙的不亦乐乎。 问题:

是否应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2、材料分析;

小班入园第二周,王老师发现小雅在餐点与运动后,仍会哭着要妈妈。老师抱她,感觉她身体绷得紧,问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摇头。老师又问:“要不要去大 便?”她点头。老师牵她到卫生间,她只拉一点就离开了。过一会儿,她又哭了。老师给她新玩具,和她玩游戏,但她的情绪还是不好。离园时,老师与她妈妈约 谈,了解到小雅在幼儿园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师蹲下轻声问:“小雅是想上厕所了吗?”她点头。老师带她上厕所,她又只 拉一点就站起。“老师陪你多蹲一会儿,把大便都拉出来,好吗?”小雅又蹲下,但频频回头。这时,自动冲厕水箱的水“哗”的一声冲出,小雅“哇哇”大哭,扑 到

第 2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答案】A

【解析】害羞、惭愧、自豪、恐惧、成败感这些情绪都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 2、A 3、D 4、C 5、B

6、【答案】C

【解析】A,探索动作是通过视觉、听觉、触摸等探索事物与事物之间地关系以及事物地变化与自己动作之间地关系.B,象征动作是指在表象作用支配下地想象性虚构性动作,例如把一只碗当帽子.C,嬉戏动作是指故意做“坏事”或用某种动作来取乐,带有幽默、逗乐、玩笑地性质.D,角色扮演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地动作、行为、态度进行模仿地动作.

7、C,从内容上,想象可以分为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和夸张性想象。题中凯凯对夏日的想象凭借了其以往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属于经验性的想象。故选C。 8、【答案】A。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幼儿社会行为获得的重要方式,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9、B

10、A,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故选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1) 儿童自身因素。

(2) 家长的因素。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

(3) 教师的因素。受欢迎幼儿与教师的关系是亲密的,教师常对幼儿积极的评价。 (4) 社会的因素。作为幼儿生活的大背景--社会,对幼儿的人际关系、同伴交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答案如下:

(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

(1)积极的师幼关系指的是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人际关系之一。积极师幼关系对幼儿及教师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

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和责任就是关爱幼儿,幼儿可以体验到来自幼儿教师的关爱,从中获得精神需要的满足,是良好师幼关系的体现。因此,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获得真正关爱的基础和保障。

②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 幼儿的安全感主要是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一般而言,幼儿的安全感多来自于幼儿可信赖的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即为幼儿最可信赖的人,可以使幼儿更安全、自信、从容地进行活动。

③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

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而不良的师幼关系可能破坏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

④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师幼关系直接影响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和关注,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促使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反思,而后在反思中提高,从而实现教师专业的完善和发展。 (2)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①幼儿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现和儿童观

幼儿教师要树立适合新时期幼儿成长且与幼儿心理相适应的新型教育观。因为,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一定会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幼儿教师应该设身处地的体验并理解幼儿的所作所为,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幼儿。

②教师对幼儿要持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及兴趣的需要,尊重幼儿人格的独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主现愿望需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获取成功感。同时注意这种尊重和需要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自流。 ③教师对待幼儿应善于疏导而不是压制 幼儿教前在日常的教学、游戏和交往互动中,注意体现幼儿真正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④教师对幼儿要尽量使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

教师对幼儿的观察领悟能力,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能力都必须提高,教师还要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与动作,与同伴的交往与合作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采取适宜幼儿童年龄特征及个性特征的身体语言以促进师幼互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1)教师应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2)具体理由如下:①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方式。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 想法。材料中的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创造出“粉刷”和“灌水”的游戏,体现出幼儿正在进行自主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反反复复、忙浮不亦乐,也体现出 这是伴随幼儿愉悦情绪的游戏活动,教师应该予以支持。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答案如下:

第 3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