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训练一课一练11蝙蝠和雷达练习1人教新课标.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53: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1.蝙蝠和雷达

一、填空题(11分)

1.(3分)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2.(8分)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 折

折腾( )折本( )折断( )打折( ) 吁

呼吁( )吁求( )气喘吁( )吁( ) 二、现代文阅读(54分) 3.(20分)阅读理解。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 )( )捕捉飞蛾和蚊子( )( )( )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 )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 )能灵巧地避开( )( )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

(1)按原文补充标点并填空。 (2)科学家通

过 、 、 三次试验证

明 。

(3)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 的启发。

(4)人们根据 的 的特点, 发明了 ;根据 的 的特点,发明了 。

第 1 页

4.(2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睡眠

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夜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西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死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觉。他们睡觉的方法很特别,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呵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眼”。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

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花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不下雨,蜗牛才推开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 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了。 (1)照样子,写词语。 忽高忽

低: 、 、 。

第 2 页

打打呵欠: 、 、 。

(2)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用“之所以……是因为……”写句子。 (3)短文讲了 、 、 的睡眠特点,分别是 、 、 。 5.(6分)课外阅读。

苍蝇与宇宙飞船

①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 宏大)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②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活 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③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 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④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⑤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横线。

(2)第③自然段有一个设问句,请你找出来并在下面画波浪线。

(3)根据句子环境,给“风马牛不相及”选择恰当的解释( )

A.风和马、牛彼此顾及不到。 C.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B.疯了的马和牛跑不到一块儿。 第 3 页